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
一开始,我画了棵较写实的老胡杨,矗立在沙原的高坡上,取仰视角度,用天空作背景,以凸出它的苍老和雄浑形象。但画过后,总觉未能把心里对老胡杨的气质和沙漠、天穹的印象描述出来,那是一种很磅磗很宏阔的生命的气场。用写实的路数,似乎会陷于平淡、雷同。于是,很自然地启用了抽象的、一种很动情的,即人们常说的近乎于“热抽象”的绘制手法,在三块1.4米x2.8米的画布上,没打任何草稿,全恁直觉和冲动感,以一天的时间就把画面大效果铺排完了,主要的,是快速地记录下了我对胡杨在大漠、苍穹中的朦胧的印象。
但第二天面对画面审观,却发觉,画面虽然有种动盪感和气势,但却很凌乱,各个线条、色块之间彼此缺少关联,似乎都要从画面中挣脱出来,画面中似乎有个口子,它们都在朝那儿逃逸。需要一种秩序!
我瞪着眼看着它们,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必须管束住你们!”
第三天,我终于发现,要把它们放走的口子,就在画面右下方,那里不但过于疏空,而且线条和色彩都过于浓重了。视觉正是在这个地被搅乱了!
于是,我果断地画出了一条有变化的斜直线,而且,是用的是一种稳重的深灰色,用以阻断了跑气的画厂面“漏斗”。同时,在其左上方,加了一条与之相呼应的淺灰色。这样一改动,画面顿时现出了稳定感,同时,线条也显现出了它们各自的活泼和灵动性。
画面因为有了一种内在的秩序感,因此,在视觉上也更具有了扩张力。
(二)
今天接着画这幅抽象的三联画。坐在画前呆呆地看了两三个钟头,终于找到了一条破除画面混乱的线条,屏息用力,将它用刮刀抹上去后,视觉整体效果立马显现出来。
这就象找到消除病痛的一个经络点。心里的郁结,随即解开了!
线条和色彩的节奏、动感,画面的气氛、眼睛的直觉,绘画中一对对因素的对比与统一,还有画者情绪的保持……所有这些,在抽象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几乎贯穿始终。事实上,它比有明确规範画法的写实性,似乎在精神和心力上,投入得更多些。
而且,中间有时就不能停顿下来,否则气韵就会被沮滞。
匆记感受如是,权作心得交流。
作者:刘玉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