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洋画派激情走过2017——2017年度回顾2018愿景展望

  2017年4月,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在中国太平洋学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正式成立了。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成立后,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中国太平洋学会章程》,自觉接受中国太平洋学会管理及业务指导,积极参加中国太平洋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坚持民主办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开展分会的各项业务工作,为中国海洋画艺术的发展、繁荣我国海洋文化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主要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可用“高”“大”“上”三个字来概括。

  (一)高——努力筑高峰

  习近平主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中国海洋画作品所弘扬的海洋精神明确勾画出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解读出鲜明的时代精神,那就是昂扬、奋进、拼搏、进取的正能量,实现海洋强国、强军,捍卫海洋领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艺术自信,海洋画自信,我们自信我们的作品正在成为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激励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宋明远人美大红袍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明远》(大红袍)2017年9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7年岁末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本画集是2016年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经过社内外专家评审团几番评审后一致通过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之一,是史上首部以中国海洋画为核心作品的画集,共收录宋明远先生自1965年至2016年半个世纪之多的中国海洋画精品力作170件,其中反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作品《丝绸之路谱新篇》(70cmx910cm)收录其中。本画集由王仲先生作序《中国海洋画不倦的探索者和推动者》,宋明远自序《中国海洋画的理念诠释与时代精神解读》。

  “大红袍”画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的统称。画集以凝重的“中国红”烫金书函为装帧,选题规模宏大,荟聚名家泰斗,《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黄秋园》《关山月》《傅抱石》《吴作人》《吴冠中》《黄永玉》《石鲁》《黄胄》《郭味蕖》《李苦禅》《白雪石》《范曾》《梁树年》《钱松岩》《杨善深》《黄君璧》《袁晓岑》等老一辈名家巨匠的“大红袍”,都已奠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地位。目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尚不足百。

  “大红袍”的出版发行,奠定了中国海洋画的历史地位。其学术性、权威性、历史性、传承性、创新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是中国海洋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海洋画的发展迈入新纪元,达到新高度,使人看到并坚信,中国海洋画派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他们正在用辛勤的汗水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二)大——主题大创作 品牌大展览

  1、主题大创作

  2017年,海洋画派研究分会的各位艺术家的创作更是精品不断,其中大的主题性创作进一步拓宽了海洋画的题材范围,丰富了海洋画的思想内涵。

  2017年12月,郭文伟先生进行表现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疏浚船舶、大沽灯塔和北方海港疏浚施工新技术的主题创作。

  2017年,冯兆平先生以我国最早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创作的专题作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邓子敬三长卷作品结集《情溢海色》

  2017年3月——12月,邓子敬先生进入《一览百川向海图》(180cmx4284cm)长卷创作并完成。这是邓子敬先生连续四年创作的第四幅中国海洋画长卷巨制,成为中国海洋画巨制瑰宝。2014年创作的《雄关镇海图》、2015年创作的《雨林亘古枕海图》、2016年创作的《山海雍和图》三幅长卷作品已由中国文艺家出版社出版为三卷单本组成的专辑——《情溢海色》。

李锛作品《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入选《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2017年1月,“中华文明历史创作工程”李锛先生与梁时明、张跃进合作《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巨幅中国画完成,载入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财政部主编的大型画册《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并出版、发行。

  2017年3月,陈明先生主题创作《辽宁舰——威武》油画组画十五幅,展现出我国强大的海军雄风。

  2017年10月,李黄宏钜先生参加文化部、教育部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苗族银饰普及培训班。期间,他以主题“海丝路文化”制作银饰系列及银画“沧海丝路”参加了展览,受到主办方好评。

  2、品牌大展览

2017沧海颂在江苏大剧院举行

  由宋明远先生发起的“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作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一,经过四届大展,已发展成为国家平台支撑、国家品牌亮相的海洋文化艺术大品牌。2017“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在江苏大剧院举行,不仅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配合国家海洋宣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同时在中国海洋画自身的艺术发展和学术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出席海洋日大会的来自国家海洋局和特邀各届的代表、全国各省、市海洋渔业局的领导、全国十大海洋人物、全国海洋系统工作者2000余人参观画展并获好评。

  本次展览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北京狮城南洋画院海洋画派研究中心承办、联合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上海品牌推进中心协办。

  特邀参展的22位著名书画家为宋明远、都本基、郭文伟、冯兆平、陈明、曹公度、谢春林、谢黄洪、邹才干、余心玉、应世坤、周志林、林强、赵喜云、郭雅玉、李井泉、李黄宏钜、李黄开春、李黄开国、季海延、周景万、钟武红,分別来自海洋画派及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精选展出优秀作品35件。

  (三)上——健步上台阶

  1、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成立

  中国海洋画派自2002年5月于新加坡成立至今十五年。15年来,中国海洋画派步履稳健,健康发展,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在发展壮大海洋画派队伍,加大海洋画创作力度,完善海洋画派理论体系,开展中国海洋画创作及理论、技法研究,海洋画科进高校,海洋画的形成、普及与传承,举办“沧海颂——中国海洋画展”,举办理论研讨会,“沧海颂”品牌建设与长远发展,参与国家海洋宣传、提高人民群众海洋意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的海洋画派,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与艺术基础,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关注、认可和支持。

  2017年4月5日,经中国太平洋学会批准,国家民政部备案,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成立

  2017年8月12日上午,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威海银滩举行。中国太平洋学会秘书胡雪艳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宣读《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的批复》及领导成员和理事会成员名单。会长宋明远先生致辞。出席成立大会的海洋画派全体成员共同为海洋画派研究分会揭牌。

  出席“永远的丰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暨乳山首届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的乳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和文联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嘉宾及参展艺术家、企业界、收藏界、文化艺术界、媒体等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会长宋明远、副会长郭文伟、邓子敬、陈明,理事邓子平、刘家军、应世坤、周志林、赵喜云,副秘书长赵攀、董浩,中国海洋画派银滩创作基地主任姜增源出席成立大会。

  2、全国第二个海洋画派创作基地在银滩成立

海洋画派银滩创作基地成立

  2017年8月,中国海洋画派银滩创作基地成立。该基地位于威海乳山银滩翰墨文化产业园,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由乳山恒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战胜先生及总经理马风兰女士赞助支持,免费提供给海洋画派艺术家写生、采风、创作、展示、交流使用。目前海洋画派已在安徽淮北、山东银滩建有创作基地。创作基地的建设和启用,将对海洋画派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会为当地乃至全国与海洋画派的交流、研讨、作品展示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3、年轻新秀创作连晋国展

  2017年,可喜的是,画派的中青年骨干创作连上新台阶,作品跻身国展序列,并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他们是

  (1)林强先生的《坚岩遏浪》,入选“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资格一次。

林强作品入选国展

  (2)钟武红先生的《丰收季》(231cmx140cm)入选“逐梦威海卫”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生态新时代》(174cmx184cm)入选“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圣果》(180cmx170cm)入选第三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生态新时代之二》(189cmx174cm)入选“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钟武红作品《丰收季》

  (3)李俊香先生的《聚秋》获全国第三届工笔重彩大展,获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一次。

  4、喜晋中国美协会员

  王路山先生2017年光荣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5、参展作品连获大奖

  2017年1月全国性“第八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暨“第八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郭文伟先生的作品《四海多娇》《天籁之韵》双获银奖。赵喜云先生的巜碧海欢歌》巜涛声万古鸣》分获本次展览的金奖和银奖。

  2017年9月9日至9月15日,郭文伟应邀以焦墨海洋画《海的旋律》参加了在台湾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举行的“墨韵禅心——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书画精品展”,并荣获“两岸艺术交流贡献奖”。

  李锛先生的《八大锤》参加“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意写海南——首届小幅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海晓龙先生的《天地长白》参加第七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获铜奖。

  6、各类展览接连不断

  2017年度,海洋画派除了举行“2017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之外,有的艺术家还举行个人展览,参加了当地举行的丰富多彩的联展活动。

海洋画派十大名家出席首届乳山画展

  应乳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威海翰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邀请,2017年8月12日,宋明远携海洋画派十大名家赴威海乳山,出席“永远的丰碑——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暨乳山首届全国著名书画家艺术邀请展”。

  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9月30日和10月20日,郭文伟的焦墨海洋画《春风又到渤海湾》和《渤海明珠》分别参加了“筑梦中华——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书画名家作品展”和“喜庆十九大河西区美术摄影作品展”。

  2017年12月,邓子敬、邓子平赴海南参加由政协万宁市委员会主办的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余心玉《墨菠罗》参加“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意写海南——首届小幅中国画作品展”。

  钟武红《抗震救灾》(192cmx182cm)入展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7年6月、9月,冯兆平先生先后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人生之船——冯兆平国画作品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和岭南画院举办的“海上丝路情——冯兆平国画作品展”,展出冯兆平先生这两年创作的以大海渔船为主题的作品96幅,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人生之船——冯兆平国画作品展

  2017年1月、11月,《邓子敬三长卷展》《情益海色一邓子敬长卷中国画山水画展》在广东画院展和在佛山南海区文化馆举行。并出版了《情溢海色——邓子敬三长卷展图文集》。

  2017年1月,《翰墨怡情 财智远景——情溢海色——邓子敬 邓子平艺术作品展》,在广州市广东国际金融大夏展举行。

  2017年4月,“李锛、余心玉伉俪画展”在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老街国新书苑开幕,展出两人作品共八十二件,展期半月。

  2017年4月、5月,《鱼排湾——邓子平中国画作品邀请展》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指导,分别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广州大学城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举行。

  李锛《封金挂印》《钟馗嫁妹》入选“魅力海南写生海南优秀美术作品展”。《琼崖黎岐酿造图说》参展“海南巨幅书画作品邀请展”。

  陈明油画《迎着朝阳》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新丝路 新梦想”一带一路十省市美术名家写生作品巡展。

陈明作品入选证书

  海晓龙中国画作品《呼吸山水——千里江山图》参加长春市书法美术作品邀请展,水彩和油画作品分别参加“东北三省当代水彩画精品展”“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全国巡展”。

  2017年5月3日,阿里雷公在伊斯坦布尔阿依登大学参加“丝路异彩——画与茶”中国艺术交流展并做艺术讲学和交流活动。

  7、理论创新与普及传承不断深入

  2017年,郭文伟《论韩拙“三远”及其与中国海洋画的关系》《论韩拙“三远”的超时代意义》和《郭熙“三远法”的科学内涵》等三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画家》、《中国书画报》、天津文学艺术网、天津美术网、艺联网等多家报刊和网站。

  邓子平的《中国画直线条的运用与思考》先后发表在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文化参考报》等报刊网站。

  2017年6月19日,CCTV9播出“世纪丝路”大型十余集系列记录片,阿里雷公主讲作品《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2017年10月,阿里雷公的《我说我画郑和》11000字文章在《中国穆斯林》官网和多家媒体网站发表。

  这些理论成果促进了海洋画派理论研究在广普基础上向深层次发展,对中国海洋画创作与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017年11月9日至11月18日,郭文伟应邀赴河南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进行了题为《中国海洋画研究与探索》、《中国画留白的意向性和科学性》的讲学,并被聘为该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并相继与中原书画院、许昌三国书画院、许昌清荷书画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向有关单位捐赠了《郭文伟海洋画艺术》专著和海洋画作品。

王西军院长向郭文伟颁发聘书

  2017年11月9日,李黄宏钜参加非遗进小学活动,到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向学生示范传统海水纹画法,展示传统天下太平图案寓意。

  这些面向大中院校、专业画院和中小学生的关于海洋画的理论与技法传授,对于普及与传承中国海洋画起到了积极作用。

  8、公益捐赠与收藏面广幅宽

  2017年6月7日,宋明远书法作品《红日出海》《沧海颂》、郭文伟海洋画作品《天籁之音》、陈明海洋画作品《激浪》捐赠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大会组委会。7月,宋明远作品《让塔灯更明亮》捐赠给2017年十大海洋人物叶中央先生。10月,宋明远作品《红日出海》捐赠中国紫檀博物馆。3月,陈明航母油画作品《利剑出鞘》捐赠航母“辽宁舰”。6月18日,郭文伟支持、协助并参加了天津嘉翰画院在天津市慈善协会支持下组织的“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义拍活动,向助孤活动捐赠了《律动天成》《焦墨心花》等多幅作品。邓子敬作品《山外青山松外松》捐赠三祥轩书画院。宋明远作品《红日出海》等由雅昌文化集团、世界知识画报社、河北日报社等单位收藏。钟武红作品《岁月》被天津美术馆收藏。

宋明远郭文伟向海洋日大会捐赠作品

宋明远陈明向海洋日大会捐赠作品

宋明远向2017十大海洋人物捐赠作品

  9、上屏纳斯达克

  美国时间2017年11月16日至22日,刘辉煌先生及其作品《竹林七贤》上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为纽约时代广场带来了来自东方的艺术之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目光驻足在纳斯达克LED屏幕上,这是属于艺术家刘辉煌的荣耀,属于海洋画派的荣耀,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荣耀。

刘辉煌上屏纳斯达克

  综上,一年来,在中国太平洋学会的行政领导下,在北京狮城南洋画院的业务指导下,在分会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海洋画派研究分会作为中国太平洋学会中的艺术分会,自觉结合海洋特色,以反映时代精神和讴歌人民为己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以真诚情怀创作了更多更好的“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中国海洋画作品奉献给时代和人民。以宣传普及提高人民群众海洋意识、加大海洋画创作力度,完善中国海洋画理论技法研究为己任,分会成员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骄人新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创作研究上尚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需更好加强。

  二、2018年工作计划设想

  在2017年的各项成绩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以下工作。

  1、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艺术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海洋画派画家在新时代海洋画创作的使命与担当。

  2、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画创作、展览、交流活动。

  3、深入进行海洋画理论研究与研讨活动。提高分会自身对中国海洋画的认识,统一中国海洋画发展指导思想。

  4、积极发展新会员、完善协会会员信息管理制度。

  5、开展好中国海洋画日常宣传、交流、联络等各项工作。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分会

2018.1.10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