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5-15 17:05
艺术家丁鼎
首先感谢我的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给我们中青年画家这样一个难得的展示机会,能够把自己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这样的高的美术殿堂展出,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感恩。这次作品是我近几年创作上的一个小总结。主要的题材是以自然界的鸟类,动植物所组成的一批作品,是我表达对当代生活的观念和思想,展览的题目是觅归趣,不管是自然界的动物还是人类都在往来离去之间寻觅生命的意义,向外发现或是向内挖掘,寻找物质的安全,觅求精神的安放,不论其中过程苦楚或欢喜,终究是人生难得之经验趣味。我希望注入关于生命、生活、家庭、社会、情感、秩序等问题的提示与思考,因为花鸟画不仅仅是画物象的也是画人的一种情感。
展览现场
近两年来我持续创作了一批与巢相关的作品,便是我的心境表达。“巢”这一主题性的绘画,也是家国情怀的一种象征。源自我当了母亲以后一种心境的变化,把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自我内心的一些情感反射到作品当中,希望将动物的神态姿势尽量拟人化的表现,在笔墨中寻求朴素率真的逸趣,用童心的这样一种感觉带出中国画的朴素意韵。
寒雀争空巢(通景)-180-180-cm-纸本水墨-丁鼎-2016年(此幅作品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
净处余枝朱雀息-108-260cm-纸本水墨-2016年
旋律--95-140cm丁鼎-纸本水墨2019
在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情趣上进行探索,用工写结合的笔墨去呈现宋元花鸟的高古淡远的风格。我的作品上基本以常见的麻雀、喜鹊、鸬鹚、松鼠为题材,像16年画的两张《寒雀争空巢》《净处余枝朱雀栖》麻雀是比较常见的鸟类,很小巧很灵动,古人也有很多的麻雀作品传世,比如宋人的竹雀图,特别是北宋崔白的《寒雀》图,在追求笔墨的同时做一些构图上的布局和新尝试,16年的这两张是表现成群麻雀栖息的宁静大场景,今年我把同样的题材做了新的尝试,用点线面的构成加上麻雀的写实去构造出一种抽象又具象的风格图像,就有了《旋律》这张画。
归去来兮之五50-50cm纸本设色-2018
残韵见心图60-60cm-2019-丁鼎纸本水墨
觅趣图-180cm-97cm-丁鼎-2018年-纸本水墨
《归去来兮组画》当中融入了一些泼彩的技法,将这种画面的色彩肌理和笔墨皴染希望呈现出一种既传统又当代,既疏离又融合的视觉效果,在《残韵见心图》等一组画中我希望用一种更对比的工写结合的方式,去营造一种高古淡远的感受,去抒写鸟类在自然界生存生活的一种真实的状态和趣味。《松鼠组图》这一组画当中,主要表现的就是松鼠和松树间的一种关系和生存状态,花鸟画在于一种情趣的传达,松鼠的灵动敏捷可爱的形态和松树的姿态去构成一种天真浪漫的一种自然之美。
我想我还需要去不断的探索。这次展览也是希望听一听业内的老师同行们的批评和意见,我想这对我今后绘画道路的发展也是一种帮助,希望吸取各界的声音然后自己再去多一些思考和在某一方面更投入地去探索和尝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