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6-07 18:12
2021年5月31日,艺术家胡佳艺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B131之空间进行行为艺术表演,观看人数众多。下午4:30胡佳艺个展“总是来得太迟”在虎溪公社B131之空间正式开幕,展览从5月31日持续到2021年7月10日。本次开幕式嘉宾有闫彦、李川、王天祥、冯石、刘建峰、张小涛、蓝庆伟、陈德洪、宁佳等众多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各学院前来观展的同学。
主持人沙鑫发言
本次开幕式由艺术人文学院讲师沙鑫主持,他表示胡佳艺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留校任教期间都十分出色。他提到佳艺刚才的行为艺术表演,在不断的运动与个人时间相呼应的过程当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面对现实生活一种非日常行为,或者说是所谓的理性装饰下的非正常状态。
策展人尹丹发言
策展人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表示,四川美术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当代艺术,包括观念艺术,但在他看来近些年并不是当代艺术最好的时代,甚至当代艺术的境况在近些年是比较窘迫的,但依然涌现了胡佳艺、童文敏等,这样一批优秀的观念艺术家。他们的出现表明川美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的文脉没有断。他谈到艺术家胡佳艺的特点就是极其的感性,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这次展览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她融入了一些创作方法论,比如说加入钟表的元素,引导观众加以思考。展出的这一系列作品都和时间有关系,尤其是她个人对时间的体验,以及时间在不同的社会个体之中,所展现的纵深维度。
闫彦发言
闫彦谈到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是怎么产生和体现,佳艺体现的十分明显。再补充一下刚才尹丹说佳艺的特点是感性,我认为佳艺是既感性又理性,从展出的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出她的感性里藏着非常深刻的理性。
王天祥发言
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天祥表示,胡佳艺本科时期创作的《冰刀》展出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艺术家胡佳艺作品的印象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坚韧,并且这个坚韧不拔的毅力一直贯穿她作品;另一个是开拓,从新疆到海洋,胡佳艺个人的创作一直在往前,不断拓宽边界。这两点是一个青年艺术家最应该坚持的品质。希望她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这个品质带给其他艺术家启发。最后也感谢之空间不断地把一些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挖掘出来。
李川发言
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李川表示,这些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环境,这对艺术家来讲是一个挑战,唯有热爱和坚持,就像大浪淘沙一样,留下的都是“金子”。胡佳艺两次毕业作品都获得了罗中立奖学金,可以说佳艺的作品本科、研究生创作都得到了学术上的肯定。希望可以佳艺的成长为我们青年艺术家、后来者们树立好榜样。最后祝贺此次展览成功,希望佳艺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冯石发言
批评家、策展人冯石表示,一直关注着佳艺的作品本身,艺术家的两次毕业创作都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包括几次的行为艺术在网络媒体上的影响力,我们可以算是网友关系,这也说明好的作品是可以穿越现实的束缚,你可以不认识艺术家,但是你们可以有长期的观念上的、精神上的连通。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佳艺最大的两个特点,第一点是她在感性上的敏感度,第二点是作品中异常谨慎的态度,这种谨慎的态度支撑她的作品穿越了千层的障碍,在近几年当代艺术的困境中,她的创作没有任何局限,可以打通艺术圈层。最可贵的是她的作品是可以在全球的语境通行。
艺术家胡佳艺发言
艺术家胡佳艺分享经历并致辞答谢,感谢艺术人文学院和之空间的支持,感谢展览中辛劳的工作人员,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谢谢大家。
刘建峰发言
刘建峰表示,祝贺佳艺的艺术生涯取得阶段性的成就,也祝贺本次展览顺利开幕。
张小涛发言
张小涛表示艺术家胡佳艺是冷静的、犀利的,北方人的气质。他谈到一个人的艺术生涯能走多远,与区域、家庭、环境这些基本元素有很大关系。难得的是佳艺保留了当代艺术像圣徒一样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做艺术的状态,这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几十年来当代艺术代代有名的重要原因,这是一条一直在传承的暗线。他还谈到疫情期间的作品《拳击》是佳艺的一种幻觉,在虚无的公共空间中寻找的敌人和对手是她自己,其实我们终生都在寻求和自己的对话,无论有名有利还是在社会底层,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镜像。《冰刀》是在泥泞的工地上一块一平方的钢化玻璃上做的行为艺术,让人感动,所以用了这个作品名作为那次展览名称。有限当中的无限,限制当中的创造,是人生,也是面对艺术的一种状态。这种艺术的状态让人感动,一个人的人生很漫长,“躺平”不太好,因为人生本来就很煎熬,也很虚无,活着就是对抗虚无,无论是做艺术,还是任何行业。最后他建议佳艺从每个系统中跳出来。每个人既是有局限的、但又是无限,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心和状态。这种把艺术当作信仰、作为一生的修炼的状态是让人感动的,任何区域都需要这种点灯的人。
嘉宾合影
胡佳艺行为现场:
作者:江殷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