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它允许旧的成为经典,并激荡新的可能发生。
我跟晓铭缘份来了,相约京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在一块吃食堂、一块看展览,一块神聊到天亮。多少还是个大哥。
单论康晓铭的人物画,厚重,感人,真实极了。他这个年龄正是出作品的时间,精品不断从他的笔下涌现出来,已有扎实造型功底的他现在完全是凭直觉去把握人物的特质。我们在晓铭画室里“混”,晓铭谦虚,微笑,点头,持笔现场创作。每一次面对他的画作我都会感觉到惊讶,你甚至只需通过画面就可以看到他真实的精神状态。
绘画本是画家个性,学养,品格,情绪在笔端的综合,优秀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反映生活的最佳主题是人物。李可染先生讲“所贵者胆,所要者魂”。康晓铭的胆识和激情,在其儒雅性格之下。有对艺术热烈如火的虔诚和激情,一层层,一遍遍,源源不断,周而往复,汇聚成画面里的一个个神韵生动的人物。观者通过画面就能深切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现今生存的状况,理解了一个虔诚信仰存在的意义。康晓铭当代题材作品不是随意而成的,每一根线,每一个点都常有思考,是画家在艺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结合对画面的理解综合表现出来的。
不可忽略的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康晓铭借鉴了西画的许多长处。但是材料的使用,画面的组织,色彩的运用都依然是国画的技法。笔的运转,水和墨的挥洒都是独具匠心。画面上不但体现出行笔的绘画缓急,墨的干湿浓淡。同时结合画的内容,既因物象形又气韵生动。这已充分展示了作为了一个青年美术工作者良好的国画造诣。
“圣人立象以尽意”。画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东方的艺术精神为来源,深谙“意象”这一美学命题,并把这一中国传统美学中“意象”审美意蕴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象”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的,变化多样的。而“意”深远的,隐幽的。同时“象”和“意”联系起来,指出了“象”对于表达“意”有着言所不能及的特殊功能。康晓铭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理解,特别是他对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儒”“道”“释”精神内涵的领悟,使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不断的悟“道”得“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 李子峰
作者:李子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