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莲花镇井沿村出土了220斤、30余种距今1000年以上的唐宋时期古钱币。
据哈尔滨市呼兰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孟繁宏介绍,凌晨4时许,工人们在挖学校围墙地基时,从距离地面约1米深的沟壁内发现了一个刚刚被挖沟机挖破的陶瓮,里面大量的古钱随即散落在沟内。在场的工人们看到古钱后,立刻围了上去,并争相拣拾古钱,消息很快传便了整个工地。为防止发生哄抢,村长王伟立刻赶了过来,开始疏散沟内的工人,并告知村民不要靠近现场。随后,王伟给呼兰区文化部门和莲花镇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到现场后,将古钱币运回派出所保管,民警又去村民家将他们藏匿的古钱币追回。随后,呼兰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接收了民警保管的古钱币,并将现场破损的陶片搜集收存。经专家拼接,破损的器皿为金代卷沿灰色陶瓮,瓮高约半米,瓮璧刻有精美花纹。
据哈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介绍,此次出土的铜钱主要产自唐、宋、金三个时期,总重量110公斤,约30余种,共1万余枚。从出土时的情况分析,铜钱是成串的堆放在一起。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腐烂的穿绳见到空气后迅速风化。这些铜钱虽然遭受锈蚀,但没有结在一起,所以品相完好。铜钱中除存世量较多的开元、熙宁、元丰、元祐和崇宁等通宝外,还出现了大量罕见的铜制北宋“太平通宝”。
刘云才分析说,铜钱之所以会被埋藏在地下,可能是因为主人在躲避战乱等灾祸时将它们埋在了地下,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挖出来,才得以保存至今。此次出土的铜钱种类较全,而且得到了及时保护,这在我省近年来发现的文物中比较罕见。
太平通宝,是北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976-983年)铸造的年号钱,钱文直读,有隶书、真书两种书体并有厌胜钱。其形制和宋元钱基本相同,但钱背的星月文明显减少,通常能见到的仅背上月文一种?熏并不多见。
另见有太平兴国大钱及折二型钱,均伪品。太平兴国八年,奚屿在建州铸太平通宝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巨星,形制接近闽开元,铜钱甚罕见,铁钱在数年前曾发现一批,流入上海钱币市场,价廉。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