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仿汝瓷与官瓷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定,均是著名的品种,历代都有仿制。但历代所仿的汝瓷和官瓷也有一定的收藏与研究价值,有的器型仿得好,保存完好的价格也很高,它不同于现代仿品,也是古瓷中的一个门类。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明代宣德官窑,所仿之器有的署有宣德官窑款,有的不写款。其釉色较宋代透亮,纹片比宋汝规整而细密,且釉面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传世品並不多见。清代雍正再度仿制汝瓷,多数仿宋代的天青色,纹片都为鱼子纹,少见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仿的汝瓷十分精细,但与宋汝仍有一定差别。宋代汝瓷为无光釉,釉面不刺亮,而清仿品釉面透亮,所有蓝色均隐现一圈蓝色。
从工艺制作上看,清代雍正仿汝作为仿古,仅仿其釉色,其一些造型都为清代特有,而不是仿宋。且御窑厂仿汝器都书有本朝四字或六字青花篆书,为鉴定提供了依据,属于官仿官。工艺制作方面十分规整。民国初年仿制的汝瓷质量太差,不用细看,上手便知。
现代仿汝窑的仿品与真品出入很大,主要在于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均以现代工艺所为,与传统手工制胎相差很大,尤其是器物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截然不同。在支烧工艺上,真品支烧点小如芝麻,仿品支烧点过大而且分布不均匀。
从釉色上看真品光泽柔和,釉下无气泡,而仿品釉面贼亮,虽说有的釉下也无气泡,使用热熔釉法,但开片人为,纹片不上翘,器物没有古韵,这是最关键的。而且用容重法测定,全部超过2.4,为现代仿品。
宋官窑瓷器历来都很名贵,真品其价很高,故历代多有仿制。仿品一般分四种情况,一是宋代龙泉窑仿官窑,二是明清官窑仿,三是清末民国仿,四是现代仿。在工艺上与宋代官窑瓷的真品都有差距。从以下分析可看出;宋代龙泉窑的仿品没有一件是满釉支烧的,大都有垫圈或露圈足。明代均是景德镇御窑厂仿制,属官仿官,这类仿品釉层较厚,釉面也开大小纹片,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色,只重釉色不重造型,器型不如宋代小巧。清雍正时仿官窑产品在文献中称之“仿铁骨大观釉”。釉色一般为豆青,灰兰,月白,少数没纹片,大多大开片,釉有透明和失透两种,呈失透状的很类似宋官,支钉痕为黑色,有类汝窑的细小芝麻钉,也很精致。
明清官窑仿品,虽说是仿制,但文物价值也很高。真正明清官窑仿品多具本朝年款或本朝造型特点,不会与宋官真品混淆。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