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北京的人,兴许知道北京有个“798艺术区”,那是国营七九八电子厂的原址,破烂的厂房,尘土飞扬的道路,怎么会跟文化艺术搭上边呢?原来,有一批又一批艺术家(部分来自圆明园聚集区)来到了这里,使这里逐渐有了人气和灵魂,慢慢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如今,游人来到“798”各个街区,许多画廊、门面都与经营文化产业有关。街区的路边都安放着各式各样、神态迥异的雕塑作品或装置,富有文化情趣,颇为赏心悦目。
置身于南宁市唐山西路32号至44号之间的唐人文化园,穿梭于那些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看着这里古典韵味十足的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尤其是那些红砖高墙、尖顶式特色瓦房的苏联式建筑,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建筑遗韵,而且,经过修葺,古朴而不乏典雅、简陋而不失庄重。一些旧房子的墙上,还涂鸦着各样各样有趣的“艺术作品”,很多店面,甚至“因势利导”,把一些古物旧件搬出来,布置得独具匠心,颇有个性。就连园里的厕所也是“个性十足”,不但用绘画“包装”,而且,里面的“设备”原封不动,很有亲近那个时代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让人仿佛真的来到了北京的“798”。
据唐人文化园的负责人介绍:此园乃“南宁市文化产业重点扶持项目”,它利的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原市手扶拖拉机配件厂、汽车配件三厂和柴油机配件厂的厂房和库区,在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活动过程中,西乡塘区按照“咬定一个目标(咬定市委、市政府下达给西乡塘区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不放松,确保固定资产比2008年增长30.87亿元,增长70%以上),紧扣一个重点(紧紧抓住重点项目不放松,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一个亮点(旧城改造)”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城区各项目的建设,经过对以上三个厂进行兼并改制和重新定位,并用了一年的时间精心打造而成。
唐人文化园占地50多亩,落户的经营业主多达300多家。问及园里的原貌为何犹存?文化园的负责人承认:“我们建设时,借鉴了老北京四合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并融合了北京798艺术区、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三里屯等全国闻名的艺术文化区的特色和设计理念。”他指着一块写着“拾伍街18号”的路牌说:“你看,我们文化园的路街设计是不是与北京‘798’很相像?”
“798”位于在北京的东北角,在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而且,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地的艺术家。如今,“798”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如此说来:唐人文化园与北京“798”在规模上不可比拟,但成为“南宁的‘798’”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作者:穿着棉袄洗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