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石砚是中国历史名砚之一,







唐宋时即负盛名。唐柳公权、宋欧阳修等皆重此砚,宋代唐询所著《砚录》中称:“红丝石滑缛密致,皆极妍。既加镌凿,其声清悦。其质之滑泽,殊非耳目所闻见。以墨试之,其异于它石者有三;渍水有液出,手试如膏一也;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如漆二也;匣中如雨露三也."
宋代以后,红丝石料日渐减少,被澄泥砚所取代。元、明对红丝石砚的使用和记载很少。至清朝有乾隆皇帝御砚铭:”质古如玉,洵为佳品。“此后高品质的材料已很难出产。
红丝石砚因其成岩条件为距今几亿年前的海相沉积,沉积层极薄,有的仅厚几微米。且层与层之间须有物相变化。否则,便分辨不出层差,层厚越薄越难得。其中,卷丝纹最难得,卷丝纹的形成机理是沉积层在形成时被轻微挠动。可见红丝石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所以,其材料十分难得,物以稀为贵,红丝石砚便有了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者:rzxx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