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蝶恋花》的美学意义——中国工笔画家张萍
张萍
曾历任三亚市文化广播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三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三亚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海南省人大专职常委等职务。近年来,潜心研学工笔、没骨花鸟画,其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展览,2019年曾在“国际征稿第13届日本国际书画大奖赛”获铜奖。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三亚市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
《蝶恋花系列之一》工笔画 张萍
《蝶恋花系列之二》工笔画 张萍
《蝶恋花系列之三》 工笔画 张萍
《蝶恋花系列之四》 工笔画 张萍
中国工笔画家张萍的系列作品《蝶恋花》,很好地诠释了一种新美学理论。
植物为了谁来开花?为了蝴蝶、蜜蜂等。蝴蝶、蜜蜂会采集花粉、花蜜,花朵付出花粉、花蜜为了什么?为了达到授粉、受精的效果。雌蕊、雄蕊受精后,才能结果实。由此可以看出,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了结果实,繁衍后代。这就是美的现象。
什么是美?在有性繁殖的生物(包括人类)中,为了繁衍的目的,通过主动对象(主体)自身的外部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甚至声音、(舞蹈)动作等因素,而对外在的被动对象(客体)能够产生诱惑力和吸引力的外部表现特征,以及所产生的效应,就叫作“美”。
“美”的本质就是诱惑和吸引的效应(简称诱吸效应),也可称为“美”的效应。
“美”是一种生物属性,是有性繁殖生物的客观属性,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这种美我们称之为“客观美”。
“美”是一种客观现象,是生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这种客观现象被我们人类概括为“美”的观念和概念。
张萍的《蝶恋花》系列作品很好地表现和诠释了这种新的美学理论,由此我们说,《蝶恋花》系列作品的美学意义就在于此。
——郭连章 2022,6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