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侃凯 || 五彩斑斓 刹那天机——读画家鞠慧作品集有感

五彩斑斓   刹那天机

——读画家鞠慧作品集有感

陈 侃 凯

画家鞠慧寄来两本新近的画集,一本乃去年北京国家画院展览作品,另一册是近期扇面条幅小品,翻看之余,爱不释手,饱眼福之际,回想去年鞠慧在北京国家画院办展览期间,微信每日画面更新,欢然京城,画界多有褒赞,遗憾没有成行,临现场一睹其震撼场面,多有感官之视觉缺憾。

自鞠慧多年前江苏省美术馆展览之后,每有展事,我必前往观看,故对其风格的演变和走向,亦有所了解。鞠慧京城展览的作品据说很大,善大者胸襟一定不满足于有限的纸张尺幅,好在鞠慧这两本集子,正好大小互补,令我从大处张开想象的空间,又在小尺幅的作品中窥见其盈尺之下的笔墨魅力。鞠慧的大尺幅作品,完全是抽象的构成,这与他极善思辨的性格相吻合。每幅作品虽然都有标题,但我们不能仅从标注上按图索骥。画家的思想情感脉络,是一个混合体,其源头和过程以至结果,均隐藏着无比的丰富性,作品的完整表达,在画家诸多的笔墨瞬间中,俨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偶然,那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多样性,也为其过程铺就了富含哲理的意味。一个富于哲思的画家,不大可能满足于既往的历史和既有的现状,他可能会截取历史的一段,或当下的一面,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鞠慧作品的浑茫与混沌,有如宇宙初开,万物萌苏的景象,工具材料的溶解和幻化,使画面的人工痕迹消解殆尽,但又不失为人的智慧结晶灵光闪烁,斑斓无比。我感叹在其乍现灵光作用下自身启蒙的不足,但遨游其中的快乐,填补了精神上对作品喜爱的满足,不由分说地赞叹鞠慧的创造。他的作品,不仅出自对可能的探究,而且也恰如其分地暗合了画家的某种心性,每幅作品仿佛撬开了人类未知的一角,使你洞悉到某种神秘。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测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仅仅依靠绘画的诠释,又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可能绘画到此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接下来就靠观众自己的想象力方可寻幽探微。

我十分理会鞠慧作品给我的多维度想象空间,亦更从其外在的玄妙中获得对作品所折射出的不确定性思考。如果以为鞠慧的作品仅仅是平面的图式,可能无助于画家本身的创作动因。站在不同的立场,才可以欣赏和思考更多的问题。鞠慧的作品无疑可以为不同的人群带来多样的观赏视角和效果,但于我可能更多的是想象力和哲理的深层次开掘。对作品中任何一个有意和无意,我们都必须在乎其揭示的意义,从形象的感知中获得对自我内心的观照。人的作为是否有预期,这在画面上是可以揣摩的,绘画的抽象性,并非单纯的视觉感知对应,而是瞬间即有即无的思来想去,结果也并非相同,但视觉的强烈投射,可能对观者有发蒙之效应。鞠慧的绘画给了我很多未知的空间,恰恰因为如此,我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延伸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并从诸多不确定性中寻觅有限和无限的乐趣。

回过来再看鞠慧的扇形横幅系列,陶醉于传统固有惯性下的技巧和妙得,也不失为一种享受,鞠慧笔下的线质,无上荣光地凸显了其传统功力,在驾轻就熟的轻盈之下,灵动地抒发了作为一个文人艺术家的天资情感,画面的繁简在鞠慧笔下好似万花筒一般的反掌易得,其中的劳心和智慧换取,完全是岁月积淀而获得的精妙产物,又是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作品中的智慧体现。鞠慧作品的丰富性可以从他的两本作品集里全然看到,他变幻莫测的思绪不仅仅留在了视觉感应中,更多的应当是作品背后意味无穷的深妙哲思。

2022年4月21日于大合堂

(作者为著名书画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