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名家艺路历程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4岁临摹《介子园画谱》,18岁中学毕业后赴上海,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入法国迪戎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德国柏林美术学院学习,在巴黎组织“霍普斯会”,并结识蔡元培,受其高度器重。1925年返国,经蔡元培推荐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教授。1927年辞职赴上海,任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创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出任校长兼教授。1938年任北平、杭州两艺专合并后的国立艺专主任委员。不久辞职,在重庆潜心绘画,探索中西融合之路。1945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1946年任杭州艺专教授,1947年辞去教职,1952年退居上海。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美协上海分会名誉主席、中国美协顾问、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1977年后定居香港,直至逝世。
二、八益藏品推荐
戏曲人物
林风眠
尺寸:67.5cm×133.5cm
题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
说明:
林风眠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对京剧产生兴趣,寓居上海后更是经常看戏。他赞叹京剧所传达的形式美:“难为他们这千百年中历练出来的精彩……如战舞的姿态、几何式的步法、涂绘的颜色。”这与他所崇尚的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不谋而合,遂逐渐成为画家钟意的画题。林风眠住在上海时,画室只有一盏黄灯,艺术家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作画,他习惯将白纸包在灯泡外减弱光线,在幽暗的灯光下创作与描绘景物,而造成作品中特有的逆光现象。《戏曲人物》的光源来自于主角后方,闪烁的橘黄色如同火光一般映衬仕女,在突显主题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深度。在人物形体的塑造上,他在宣纸上大量应用水粉,生宣纸的渗透性使墨色与不透明的水粉产生不同的层次感,表现出光色的丰富与变幻,产生了如同立体主义油画一般的厚重感与块面感。由此,京剧这一传统的艺术,从动态舞步走入静态画面,成为林风眠现代主义实践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画题之一。
三、收藏家为画作诗
莲花倩女
王学茂
赤橙红绿绕倩身,
霓裳飘莎舞秀灵。
柳眉细腰樱桃口,
婀娜袅袅溢香芬。
作品来源:王学茂先生个人收藏
作品出版:成都八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师古人——王学茂书画收藏集》(卷一·中国书画精品人物),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P056。
作品版权:归王学茂先生个人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