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美术报》第134期 美术新闻
金日龙 西 76cm×348cm 2018年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金日龙国内首次个人展览“金日龙艺术展”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美术理论家殷双喜担任特邀批评家,知名策展人杜浩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以及恭王府书画创作与研究中心分别作为主办和承办单位。展览展出金日龙历年来的油画作品60余件,从艺术脉络的梳理中呈现其作品的平面性思考和当代性视野。
金日龙 东 76cm×348cm 2018年
“金日龙艺术展”所呈现的金日龙近年创作,并不限于平面的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中对技法材料的不断拓进,从当代装置到数字多媒体的结合也是其对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走向考察与研判的另一种展现。留学期间带给了他不同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换位思考与更多的国际视野,于是在金日龙的作品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他对于抽象艺术概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在点、线、面中展现东方人的思维观念?如何将“意象”与“抽象”的艺术进行区分和表现?从不断的平面化、表现化,到更直接的绘画,金日龙一直在东方哲学与艺术研究上进行着探索。在这方面,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美术界的肯定,同时在内容上也有更多挖掘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金日龙 范 58cm×76cm 2018年
本次展览作为其归国后的第一次个人展览,通过回顾性整理和学术性研究的结合呈现给国内观众。本次展览作品是金日龙在担任繁重的行政职务的同时所进行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当下时间碎片化语境中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案例。范迪安评价金日龙的艺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他对视觉造型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写实到设计再到抽象,在跨度很大的表达中,他始终注重研究艺术形式特别是形式结构得以生成的枢纽。在早年的油画中,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强烈的形式感,形成以视觉形式传达艺术主题的创新。转向抽象形态绘画之后,他更加深入地把‘构成’作为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先后尝试了多种材质媒介。二是他对艺术品质高度的不断追求。‘品质’已成为央美艺术家的自觉意识和穷其终生的追求。金日龙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研艺教学,自然形成了对品质的体悟、辨析和把握。”
金日龙 修行 1 76cm×116cm 2017年
美术史家邵大箴认为,金日龙的创作吸收民族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和即兴抒发感情的方法,在精心构思和随心所欲即有意和无意之间,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邵大箴在文章中写道:“这些由点线面和色彩组合成的满构图抽象画面,虽然尺幅不大,但因其感情真挚、语言丰富,画面构图予人鲜明的整体感,细节处理别出心裁,乍一看引人注目,令人止步;仔细观摩,回味无穷。作者雄厚的造型功力和全面的综合艺术修养,尽在其中。绘画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不在于表现形式是具像写实,还是意象表现或抽象涂写,重要的是表达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感受,表现内心的真感情。金日龙的作品看似随意写来,却是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自然流露。”
殷双喜在他的文章中讨论道:“金日龙近期的作品关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一种对人类处境的普遍性反思。金日龙作品中对于空间的处理,有着强烈的超现实与象征性。他努力寻找与自己情感状态相一致的东西,在混沌、复杂的色彩表象中,诞生出和日常世界不同的艺术世界。如此,事物脱离了日常生活环境和人们通常所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含义,梦想冲断记忆的锁链而呈现出自身的存在意义,在沉默的庄严里裸露世界的真实。这些充满色彩力量的创作,具有人性的温暖,给予我们新的视觉体验,让我们有可能穿越信息时代的电子图像重围,重新感受到人的双手和心灵对于艺术世界的创作主权。”
金日龙 修行 2 76cm×116cm 2017 年
金日龙是一位来自吉林延边的朝鲜族艺术家。1982年他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奶奶》获得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金奖,一举成名,引起了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江丰的注意。同年9月,他入学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启了不断探索的艺术生涯。1996年至2005年,他又先后在韩国最着名的首尔大学和弘益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在此期间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4次于韩国举办个展,历经了绘画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2006年学成归国后,金日龙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任教,开始投入美院的教学及科研中。20多年的设计创作与教学工作,不仅没泯灭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反而促进了他对平面绘画与设计艺术的关联研究,从而使他的艺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曲折道路,并且收获了丰饶的果实。
金日龙
1962年生,1986年至2005年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