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尊敬的媒体朋友们,来宾们:
首先感谢中央美院为父亲秦宣夫110周年诞辰举办这次画展。2006年中央美院为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而举行了画展,今天又为纪念父亲110周年诞辰再次举行画展。父亲一生与中央美院有长期的历史渊源,从今天的画展中,大家就可以看到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
我们今天纪念秦宣夫的艺术成就,希望能进一步认识父亲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应有的地位。
父亲倾毕生精力所追求的正是艺术的美与艺术的自由。‘五四’运动前后,赴欧、美、日留学的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群体是一个强大的阵容,我的父亲秦宣夫便是其中的先驱者之一。父亲在欧洲受的是原汁原味的油画教育,看的是原汁原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作和精品,深受法国油画流派的影响,特别是印象派的熏陶。父亲不仅将西方油画的立体表现技巧和色块的韵律带回了中国,同时将文艺复兴以来所充满的人文精神带回这块自古以来精神压抑的土地。
父亲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相继介绍到中国,这表现在在父亲妙趣横生的课堂上,也表现在在父亲撰写的西方美术史论中,这些令人作品丰富了中国人的艺术语汇和思维,刷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开启了美术思维的变革。对理清当时的审美困惑,价值迷失,观念错乱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由于中国油画先驱者们的共同努力,油画最终在中国落地生根。说父亲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之一,那是无愧的。
父亲一生钟情于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五、六十年代,以写实主义为主流话语,印象主义则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尽管如此,父亲依然创作出了优秀的印象主义作品,比如“闹元宵”,“大桥礼花”。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是中国印象派代表之一,并不为过。
父亲的绘画在80年代重新焕发青春,并从印象主义向着抽象思维飞跃。从他后期的独幅版画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他笔下,中国绘画获得了现代视野,而西方油画则获得了中国风格。作为画家,父亲不愧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次画展能进一步推动秦宣夫艺术遗产的研究,健全秦宣夫档案,为我们民族保留一份珍贵的油画和文论遗产。父亲作为一名画家,同时又是一名美术史论家,他对中国油画的贡献是双重的。
为此这次我们在向央美赠捐了多幅珍贵的绘画的同时,也捐赠了父亲在60年代对米克朗基罗这位艺术大师所做的学术研究的全部文稿,从制作的卡片,收集的资料到初稿、一稿、二稿和定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真正的美术史家是如何做学问的。希望这样的案例能为青年学子们树立一个榜样。
在此我谨代表秦宣夫的所有家人对中央美院深表感谢。感谢范迪安院长,感谢唐斌馆长和他的团队使得这次展览能在北京如期举行。同时感谢学界的同仁们和专家们,感谢各位来宾,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和帮助。
祝画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