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感觉,无非声色灵!声源于运动,色源于温度,灵源于量子。
存在即合理!世间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是你目不识珠而已。
无论什么,带着使命出现——存续即为用命,消失使命已达。
人乃万物之灵,须吸收灵性进化。
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什么东西有益身心?实用性第一,观赏性第二,亲近纳灵性。
有人说,我的作品怎么不受追捧?
灵性级别太低!需吐纳归真。
(此处删去与收藏无关108字)
真材实料、注入灵性、时代象征,是评价藏品灵性高低基准。
有人注重炒作,有人喜欢跟风,到头来,为物所驭丧失元气。
把持不住的人走火入魔,追求稀奇的东西,纯属变态心理。
万物皆有灵性,不能物尽其用,各种邪气厄运也会接踵而至。
(此处删去与收藏无关54字)
玩收藏不能以赚钱为目的,梦想发横财元气涣散祸害子孙。
市面流通多是实用东西,大浪淘沙,精品收归博物馆、拍卖场。
物以致用,买幅画要把它挂起来。
没合适场所?
买来干嘛?
买个摆件要把它摆出来。
整天担心弄坏了?
那也是气数已尽!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大师作品《时光守护者》,感应到灵气:
好的东西,灵气由里向外散发,一波比一波强大,直达人心。引发谐振,融为一体,产生共鸣,徒生欢喜,这是灵性魔力!
恰好在德国搞主题展览,理念进一步延伸,有相见恨晚之感。
有些东西虽好,离开特定氛围就缺失灵性,不一定适合拥有。
相得益彰抑或画蛇添足,考验收藏者功力,有感觉便是知己。
特意拜访他的工作室,呵呵,流水线作业,还是先做朋友吧。
不是说赚钱不好,工艺品缺失灵魂,与艺术品不可同日而语。
这中间过渡的界限是啥?
在于再创作!
如同圆明园十二兽首,单独看来皆是精品,唯缺灵性互动,聚首方能散发诱人魅力。
一个作品,如果不假思索随处乱放,晚上无意碰到会瘆得慌。
不如把它们随意丢弃荒山野岭之中,反而显出一种独特味道
物与物,物与环境会产生对话,这种交流不为所知潜移默化。
物随其形,人随其便,不管什么,放对地方才能彰显价值:
也就是说,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还需用户丰满。
收藏谨守几个概念:即使最有名的艺术家,精品都不过十件。
好东西,出世时即受追捧,突然火起来必是回光返照的奢华。
随岁月增值的东西原作者都无法驾驭,全是独一无二的神来之品。
这就是有以为利,无以为用的道理。
且看下回:欲望是魔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