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潍坊朝天锅,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状,送到顾客手中。因其经济实惠,肉汤随喝随舀,深受群众欢迎。
在潍坊风筝广场西边的南部,有一铜雕塑“朝天锅”,真实的再现了老潍县民间在露天架起大锅煮制肉食的场景:锅台上摆放着碗筷和葱段、咸菜条及佐料,站在锅边的掌锅大师傅手执铜勺,正准备给食客们盛汤舀肉,他身后的案子上有烙好的单饼和配菜以及装酒的器物。喜欢饮酒的顾客坐在朝天锅旁,一边喝着热乎乎的肉汤,一边吃着饼卷着肉的“朝天锅”,再抿上几口辣酒,心中的烦恼还不抛到九天云外了去吗?
雕塑“朝天锅”片2013年6月24日拍摄于潍坊风筝广场,第一幅图片为资料片。
作者:子夜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