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21 09:22
国学中心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诗于2016年6月中旬,由著名画家安江洋绘制《七宝供僧》诗意图并书,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本文选自《中天而立集》。
丙申仲夏忆无名老僧古风
大士怀悲情,超然下凡尘。
拔苦救苍生,慈航演三乘。
愿追地藏王,慧目观世音。
感同文殊智,广作普贤行。
荷担如来业,随缘示显隐。
龙德多变化,圣手挽沉沦。
踪迹绝四海,天空万方云。
济世堪无量,迄今不知名。
江山斯何幸,有此天上人。
张红星教授注:
大士:一,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由来,区区汝何攻? 赐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二,佛家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齐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三乘:佛学名词。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值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又,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龙德: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文宣,龙德遂隐密。” 金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战略发展顾问。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经世致用。已先后出版《国学旨归》《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编纂《千古易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 思想论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