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赵翼艺术经历之“金蝉脱壳”记

图片


熊王  2022  布面油彩  80x80cm

赵翼1991-92到北京央美徐悲鸿画室进修两年,毕业后回到湖南,除了继续画苗乡的乡土风情油画,他还搞过装修,拍过电视片,办过高考训练班……在此期间,他看过著名摄影家赵铁林田野调查和拍摄的宋庄专辑《黑白宋庄》,开始对宋庄有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并于2007年入住宋庄,当时的宋庄,还处在它最好的时期,以当代艺术为主的艺术节和各种展览,此起彼伏,这大概是促使赵翼放弃乡土现实主义,寻找新的艺术出路的起点。从此,赵翼走上叛逆乡土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路径中寻找自己的切入点。之后他用了十年的时间画了一系列象外星人似的面具。


图片

风继续吹之一  2019  布面油彩  80x80cm


图片

风继续吹之二  2019  布面油彩  80x80cm


图片

风继续吹之三  2019  布面油彩  80x80cm


赵翼画面中类似面具的造型,不再是通常的人物肖像,更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抽离众生的世俗性特征,借类似人脸的面具,表达自己的观念:扁平化和青灰色的面容,似经过千年风雨浸蚀的石窟浮雕,坚实而凝固。又类似史前青铜器上的面具纹饰,造型如铸造或锻造过的尖锐,色彩如今天所见青铜器氧化铜似的锈迹斑斑。赵翼对画面形象的塑造,排斥个性特征,强调他一以贯之的类型化:夸张的大眼睛似茫然所失的“外星人”,又冷又萌如史前图腾,画面形象一旦面具化,便有更强的仪式感,直截了当,让观众直视画家的内心。尤其特别强调的眼部细节——眼睑、瞳孔、睫毛的刻画,偏激而固执,让人体会到作者的孤独、苦涩、诡异、纠结,还有种对无奈的现实境遇“欲哭无泪”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说,赵翼的画得之于大西北的孤独游走,得之于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揣摩。同时,通过这些画面造型也表达出自己生而为人的现实感受。


图片

春  2020  纸本碳素  30x30cm


图片

夏  2020  纸本碳素  30x30cm


图片

秋  2020  纸本碳素  30x30cm


图片


冬  2020  纸本碳素  30x30cm



就在我2019年春天看到他面具造型之后,他今年的画面有了重大的改变,他似乎把所有的单独的“面具”造型,仿佛隐藏在崖壁上,那是一幅幅他眼中的摩崖石刻,有他的面具形象,仔细看,才能看到面具的造型隐藏在石壁中,与石头裂缝以及风雨浸蚀过的痕迹同在,而且有些石头裂缝中生长着稀稀拉拉的小草小花……那也许是一种对生命的自喻,象小草小花从石缝里倔强地生长。隐藏着的面具,隐隐约约地嵌入摩崖石壁中,或者本来就在那个自然摩崖中,虽历经千年,却依然坚实地存在着。这让我想起近几十年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古物出土,其中大量佛造像和石刻出土,让人遥想当年统治者的灭佛运动,这些被掩埋的古物,今天虽然被放进了博物馆,但历史上曾经的残酷,却留在了那些断臂残肢,以及被毁坏的石窟和摩崖上……


图片

小河印象之一  2021  布面油彩  50x60cm


图片

小河印象之二  2021  布面油彩  50x60cm


图片

边城印象  2021  布面油彩  50x60cm


图片

怒江72拐  2022  布面油彩  50x60cm




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盛世,即使有比较好的时代,但所有伟大的艺术,却总是那些表达了人类经历过的悲剧和苦难感觉的作品,而每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一生都在寻找“无用之用的感觉”,记录着他们滴血的内心和苦楚。从这个角度说,我喜欢赵翼反省自我的艺术历程,叛逆了他画过的乡土风情,画出了那些孤寂的面具,现在又在寻找新的造型切入点,艺术家一生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反省自我与现实的关系,不断寻找和超越自我的艺术途径,所以我相信赵翼的作品会越来越好。


图片



赵翼
1963   出生于湖南湘西吉首
1982   毕业于湖南长沙人艺
1985   毕业于湖南怀化学院美术系
1991   入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