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03-19 10:08
嘉宾合影
2024年3月16日,由西安山·美术馆出品的“联袂之光:吕春田、王欢、黄楚帆三人艺术展”正式开幕,展期将持续至3月30日。本次展览由西安山·美术馆主办,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协办。由杨典昫担任策展人,刘林担任视觉支持,孟樑担任学术主持,于光担任艺术批评,山美术馆长赵宝山出品。
“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探索和对话的方式。”联袂之光:吕春田、王欢、黄楚帆三人展,正是三位年轻的艺术家在当下的多元化语境下通过各自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对于当代艺术的一次审美探讨与友好交流。
作为一场作品先行的展览,策展人杨典昫在接触到三位参展艺术家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后首先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分析,最终才依照每位艺术家展出作品的不同特点,敲定了要将本次“联袂之光”三人展分为了三段不同的部分即:“梦境之间”、“形色之境”,“心绪之响”展开的决定。尽管三位艺术家各自单元的作品叙事皆自成一体,但当这些作品经过排列被停放在同一空间后,三位艺术家不同的创作形式,创作理念仍然实现了在现实层面的碰撞。在备展过程中,策展人提到他们将展览的重心更多倾向了对这三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的分类与梳理工作,希望在观众走进美术馆时,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被真切地“看到”。
“吕春田的油画作品清新、朦胧且充满诗意。他的画面带有浓厚的安德鲁·怀斯风格,也是对怀斯作品的个人诠释与延伸。在吕春田的画布上,我们见到了一种对写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他的作品通过精致的细节处理和对光影的敏感捕捉,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仿佛在静谧的画面背后藏匿着丰富的情感与故事。”
“王欢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的道路,她的创作完全脱离了具象的束缚。她通过数字完成绘画最初的构建,借以数码喷绘的技术手段呈现画面效果,探索抽象与概念绘画的可能性。她的作品试图回避对具体内容的直接表达,在形式上回应了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强调构成与色彩的内在逻辑。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反映了她对于传统绘画媒介和当代数字技术结合的实验,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表象、探索抽象美学和概念表达的视角。在王欢的画面中,我们似乎能捕捉到蒙德里安式的纯粹与和谐,这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理性和秩序的思考与呼唤。”
“黄楚帆的油画作品展现出一种直接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在情感的强度和表现力上做到了极大的释放。他的画面充满了冲突和对比,既压抑又热烈,让人不自觉与梵高和高更对比。夸张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达着他对生命和人性的关怀和思考。他的画面是对内心世界的直接呈现,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画面里,笔触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展现了他对于存在的感知与对抗。这让他的作品强烈而有力,触动人心。”
学术支持 孟樑
山美术馆馆长 赵宝山
参展艺术家黄楚帆
在接受采访时,参展艺术家黄楚帆首先表达了他在投身数字喷绘和油画两种不同艺术创作形式的过程当中时亲身体验到的二者之间的差异,他认为相比油画创作而言,数字绘画在作品细节肌理方面的处理,以及易于修改等方面的特点会更加便利于艺术家对于内部自我的表达。在此之后,艺术家又以他本次参与展览的部分作品为引,讲述了他曾于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参与相关学习活动时受到启发的过往,分享了他本人开启艺术创作之路的契机——即试图抒怀内心过度复杂以至于用文字无法纾解的情感。艺术家黄楚帆在创作个人作品时,往往是极着重于当下的真实感受与情绪的,而他参与到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也大多是他个人的经历、体验的直观投射与再现。
艺术批评 于光
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批评家于光先生在采访过程中表示,这三位艺术家的艺术进修过程都有各自独特的轨迹,但不论是接受过系统训练后养成了扎实基础的艺术家,还是出身史论或后来进行深造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思想、文化、艺术观念上的表达都各有其长处,而未经赘余雕琢的艺术家甚至在传递观点时更加不受常规的桎梏与束缚,能够更加切实、直观地通过画面来表达艺术家本人的情绪感知与哲学考量。与此同时,艺术批评家余光先生还认为三位参展艺术家带来的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值得关注的,尽管本次展览中所出现的数字媒体作品在呈现上与传统的油画作品具有一定差异,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属性仍然还是十分明确的,这两种艺术创作形式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既有继承,也有融合。
西安美术学院 陈华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师陈华则认为,本次展览能够将三位专业不同,观念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处进行展览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以美术史论系出身的参展艺术家黄楚帆为例,他的作品在呈现时尽管还稍显技法层面的稚嫩,但在个人精神层面的表达上则相较而言更加纯粹、强烈。除此之外,陈华还认为在本场由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协办的展览上,尽管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在创作形式、创作思路等角度各有不同,但他们的作品中都共同表现出了部分与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的元素,这是本次展览的宝贵之处之一,它使得人们对于艺术这一抽象概念本身的主观理解在部分角度达成了一致,能够使观众与艺术家共同站在一个完整的人的视角来理解艺术。
策展人 杨典昫
“本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看似毫无关联,实际却恰好代表着写实、表现与抽象的三种不同绘画呈现状态。又因他们呈现方式的不同,还有着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之间的参照,这让这个展览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三人虽然风格迥异,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个人生活与艺术的边界。通过个性语言和实验性尝试,构建起了一个充满探索与对话的艺术空间。那些联袂而来的光芒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给予的深刻审美体验,更在思考层面上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对自我认知的反思,同时这种实验性与绘画性所带来的力量,也为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
展览现场
文字:李欣璐 任静怡
摄影:任静怡
展览时间:2024.3.16至2024.3.30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00
展览地点:山·美术馆(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北街29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