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4-12 22:16
龙美术馆(西岸馆)于2025年4月12日至6月29日推出艺术家汪一个展“沿着河岸”,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近期创作的绘画作品,涵盖布面油画、木板蜡画及创作手稿等多种媒介形式。
作为汪一艺术实践中极具代表性的创作序列“自然景观系列”,此次展览将继续聚焦此序列中对“船与河流”的意象延伸,通过多维度视觉语言呈现艺术家对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当代性思考。展览不仅集中展示该系列的全新力作,更完整的展示了艺术家从构思草图到成品创作的完整脉络。
“汪一:沿着河岸”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摄影:Shaunley
如果沿着河岸,今夜我将抵达何处?
文/沈奇岚
出航的人并不想上岸,只想沿着河岸漫游。
汪一在画面上创造了一个静谧的世界,岛屿和密林,充满了令人愉悦的神秘,微风轻吹,船上的人沿着河岸徐徐经过。
有趣的是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他们彼此凝视,互相观察。目光虽有短暂的交织,但河流带着船上的人继续向前。
汪一,《宝藏》,200×200cm,2024,布面油画
汪一,《顺流而下》,200×200cm,2024,布面油画
是向前吗?这流动未必是向前。
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影响过汪一对神秘岛屿的塑造(《死亡之岛》),但在汪一创造的世界里,无需回答终极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何处”这样近乎宗教的灵魂提问。需要的是感受——感受流水载轻舟,不必上岸,船微微轻摇,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没有激烈的挣扎,只在回眸一瞥中(《离岸》),和观众交换了心中的秘密:此地何必久留,不妨继续漫游。
汪一,《离岸》,200×150cm,2024,布面油画
沿着河岸漫游,可能是绕岛屿一周,回到原点。埋在画面深处的秘密是一份可能的环形时间。古老的和当下的时间循环往复,不分彼此。未来的“我”从过去的时间河流中走来。互相凝视的并非不同的二人,而是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在互相打量。河流是时间也是生命,这是汪一看待世界和时间的视角,也是这一代人的心灵状态:世界或好或糟,我与世界平静对视、轻轻经过,不必深刻纠缠。
河流围绕着岛屿,也隔绝着岛屿。河水围绕着小船,也隔绝着船上的空间与这个世界。船中的人隐匿在河流中央,拥有着汪一心中和世界的理想距离:自我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充分的距离。在流动中不必遵循大陆上的规则,也可以偶尔脱离烦人的万有引力。
汪一,《停泊》,200×150cm,2024,布面油画
汪一,《蓝岛》,200×400cm,2025,布面油画
可以偶尔上岛,《绿岛》《蓝岛》,互为镜像的梦境与现实。岛屿上有奇珍异草,密林深处有前人留下的历史的秘密。岛屿即剧场,或是历史落幕之后的残骸,都不带走。树枝间有大蛇游过,手中莲花绽放,开出一颗牙齿,如少年派的梦境。想起维多夫罗的诗:
“竞技者
他有一枚指环在咽喉
时间就这样过去
安静安静
因为银莲花正在他颅中生长”。
汪一读着那些漫游者的历险故事:爱伦·坡、凡尔纳、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让他着迷的是出航的人总是驶向未知,即有的安全航线毫无吸引力,就像他已经驾轻就熟了某种笔触,他总是在掌握到炉火纯青时决心停止使用,转向更陌生的绘画路径。走向未知才让他兴奋,才能找到释放能量的形式。
“出航的人没有终点”,汪一说,他们必须溢出大陆上的秩序,也抵抗着岛屿的诱惑。绘画也是如此。
汪一,《乡间》,200×150cm,2024,布面油画
汪一,《午睡》,200×150cm,2025,布面油画
如《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那样,这个出航的人做了一个瞭望员,“他在不断流浪,而他的灵魂属于遥远的时代”。瞭望员最早看见日出和鲸鱼,也最早看见暴风雨和危险。在极致的孤独中,他聆听生命的真谛。在汪一的画中,船上的人是一个人类世界的瞭望员,沿着河岸在另一空间与维度观看,看人世的悲欢和历史的起伏。
如果沿着河岸,今夜我将抵达何处?
我想引用诗人多多论述创造力时的回答:
“跟上这流动——这流逝,礼物到达应许之地,
跟上这流动——这安顿,流动已知它并非向前。”
展览名称:汪一:沿着河岸
学术主持:沈奇岚
展期:2025.4.12-6.29
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二展厅,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关于艺术家
汪一,1984年出生,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获得绘画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归国后持续深耕艺术创作,相继获得“第三届星星艺术节新人奖”(2012年)、“第五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2018年)等奖项。
其艺术创作历经显著嬗变:早期以风景题材见长,在2019年的“藏地游历系列”中首次实现文本叙事与个人经验的视觉化叠加,建立起独特的图像修辞体系。近年创作更将经典童话解构重组,通过瑰丽明艳的色彩谱系,构建出兼具童真意趣与暗黑美学的超现实图景。艺术家刻意摒弃确定性表达,转而捕捉随机笔触与无序构图生成的戏剧张力,形成辨识度强烈的诙谐视觉语言。
作为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的80后艺术家,汪一已在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举办过多次个展,包括:美国洛杉矶保尔博物馆(2010年)、临港当代美术馆(2019年)、宝龙美术馆(2020年)、震旦博物馆(2023年)及久事美术馆(2025年)。作品被美国洛杉矶保尔博物馆、上海宝龙美术馆、久事美术馆等多家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