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父亲,一个已八十岁的小倔老头。
因为性格,一生波折。
父亲是个独子,更是孝子。早年在沈阳工作,后为了爷爷奶奶就调到宽城新甸子供销社任会计。当年几十元的工资养着四个孩子和三个老人(爷爷、奶奶、舅爷)。老人有病时父亲常在夜里骑着自行车赶200多里的山路往家送药。几次遇到闪光的蓝点,那是狼的眼睛在发光,父亲就用火点燃一堆柴草将狼吓跑。每当回忆起这情景还常常出冷气。后三位老人相继病卧在床,为了尽孝,父亲毅然带着妈妈和孩子辞职回家。半辈子没干农活的他开始学习种地,吃了不少苦。
父亲有才。自幼喜文弄墨。困难时期过年常挂他的书法和漫画。他可以双手打珠算,是当年国家新帐改革的红旗手,三十岁的他工资比局长还高。现在一提起当年的同事当局长、当县长就会随口来一句:“当年我不退职,哪有他们的事儿!”
父亲嗜酒。听说年轻时喝上二斤照常算账。记忆里父亲酒是从未断过,可以不穿不吃但必喝酒。当年挨斗时,棉袄里也藏盅酒,趁上厕所时偷偷喝上两口。为养生我劝他能否把白酒换成啤酒,他狠狠的呛你一句:“我不喝那马尿!”可背地却慢慢的品尝,这下可好,现已八十的他每天喝八两白酒后,还得喝两瓶啤酒。我调侃说:“咱这河水干枯跟您喝酒有关。”他指着堆满院子的柴垛说:“不喝酒怎么能打这么多柴火?”我会说:“您买酒的钱可以从北京把煤气接到咱家啦!”有次过节我把一瓶茅台摆上桌,他喝了一口后说没劲。我说这瓶可好几百呀,他来一句:“以后你把钱寄回来我自己买!”父亲喜欢和年轻人喝酒,同学到我家全他陪,不喝酒的名字记不住,会喝的、尤其再会猜拳的多年不忘。还常问:“某某啥时再来?”
父亲爽达。常常像个孩子,朋友多,人缘好。受过好多苦但从来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现在仍每天睡九个小时以上。有一次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访谈节目,当主持人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随口而出:“我爹!”
父亲喜读书。更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常常说:“只要你们好好学,我卖房卖地也供!”我上高中时一次父亲病危住院,吃力地给妈妈说:“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让春儿继续上学……”后来妈妈提起这事儿就抱怨说:“这老头快不行了只字不提我,只关心孩子上学。”
我们都已成家立业。总想着把他和妈妈接出来享享福,可他就是不愿离开山里的家,说他还得种承包地,说山里的空气新鲜、蔬菜新鲜、水好喝……一次在他桌上的一个小本里发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儿孙们的生日,我们常常忘记,但他和妈妈却一直给每个家里人过。
现在每次打电话父亲常问:“你啥时回家?”我知道父亲已老了,常常想念我们,只是不表达,这让我很伤感。不知啥时候我也变得不忙,好常回去看看父亲……
2010·5·21日
作者:蒋世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