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欧洲寻影丨尴尬的角落——法兰克福画廊街上的美术馆和FFF摄影中心

2015-03-04 00:00

欧洲寻影丨尴尬的角落——法兰克福画廊街上的美术馆和FFF摄影中心 映画廊 映画廊

intergallery798

“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创建于2006年,是一个以展示、交流传统及当代摄影作品为主的专业机构。

文/崔赢


(崔赢,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特邀专栏作者,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毕业,《艺术的诱惑——摄影的前世今生》译者)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你永远也不用担心会把这座南德商城的名子拼错,更不用因为兜里没有带够外汇而着急,因为市中心里贩售Frankfurter香肠热狗的小店都可以用银联付款了。然而市中心地段还有几个不能刷银联卡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法兰克福美术馆(Frankfurter Kunstverein, FKV)。



法兰克福美术馆


一月在法兰克福艺术馆的展览是“掷地有声:法兰克福国际新秀展(Solid Signs: New Frankfurt Internationals)”,对于诸如此类的新秀群展,印象中往往是有趣的策展和不知所云的作品的组合,而事实上这些展览也往往是各大美术馆填补大型个展之间档期为年轻艺术家和策展人崭露头角提供的机会。摄影作品是法兰克福美术馆的展览中的常客,上一次圣诞节期间来到这里,美术馆举办的是德国影像艺术家Barbara Probst的个展,通透的二层大厅陈列着的技术流自拍今天仍然历历在目。


Barbara Probst个展现场


而对于新锐们来说,展览空间也永远是对策展人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可是对于一个41位新锐同时展览作品的展览而言,如何营造出足够的空间感而不至于让作品之间产生逼仄并不容易。弗里安·阿伯里希特-肖克(Florian Albrecht-Schoeck)的系列叙事摄影作品是本次新锐展惟一的以图片叙事为表现手法的作品,也是展览中不多见的照片陈列,与其他媒介相比,摄影作品在展览时并不拥有太多的直观空间优势,作品的装裱与展览顺序就成为了将图片叙事转变为视觉符号的机会。肖克展出的作品节选自4个系列,其中三个系列位于美术馆二楼展厅的入口,分别题为“活人资本(Human Kapital)”,“故乡(Heimat)”和“欧罗巴(Europa)”。作品内容让人回忆起Joel Sternfield的老照片,同时也于国内当下的公路摄影有些类似,不同之处在与,策展人给予了摄影作品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布局,让摄影,绘画,多频道视频装置和静态装置共处一室。但无论如何,肖克的图片叙事更贴近一种诗化的文学表达而不是由纯视觉符号抽离出的认知转化,然而在今天Instagram已然消解了图片本身能够带给观众的新奇感,图片大数据又使得照片前所未有地廉价的大背景下,图片叙事在类似群展中常常面临着成为观展准备活动尴尬地位,亦或,成为了迷茫的作品之间休憩思维的插曲。


掷地有声:法兰克福国际新秀展现场

弗里安·阿伯里希特-肖克作品《欧罗巴》

弗里安·阿伯里希特-肖克作品《故乡》


弗里安·阿伯里希特-肖克作品《活人资本》


与法兰克福美术馆一街之隔,在各种亲切的中文免税店广告牌之间,是法兰克福摄影中心(Fotografie Forum Frankfurt, FFF)。美国画家,摄影师萨尔·莱特(Saul Leiter)的回顾展在此展出,此展览在2012年于汉堡首展,又巡展于奥地利,才在法兰克福开幕。


萨尔·莱特(Saul Leiter)回顾展,法兰克福摄影中心


展览展示了莱特从上世纪4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拍摄的百余幅彩色摄影作品及少量的黑白摄影作品,其中囊括了街头摄影和时尚摄影作品,同时莱特的色彩速写本和部分画册也进行了展出。萨尔·莱特在近几年方才被摄影界评价为“在彩色摄影创作中的先锋性人物,他从1946年便开始使用彩色胶片拍摄作品,这远远早于1970年代的‘新彩色摄影(以威廉·埃格雷斯顿和史蒂芬·肖尔为代表)’。”这位被世人错过的老人在2013年90岁生日前去世了,他的作品留下的是我们的时代里摄影不复存在的优雅。作为画家,莱特对于色彩的执着和对构图的摆布透出的是对于新生媒介的好奇,以至于这些早期的彩色照片会让人产生像是写实油画的错觉。虽然在这些照片拍摄十多年后的1975年,策展人约翰·萨科夫斯基(John Szarkowski)曾评论过去的彩色摄影宿命是“提醒我们[去观看]另外一种更为成功的艺术媒介[即绘画]”(William Eggleston’s Guide, 1975, MoMA),可是在彩色摄影已经完成了其在艺术史中的身份确认的21世纪,重新翻看这些老照片并不是对于探索媒介边缘的退却,而更多地关乎艺术史的细节,因为毕竟在激浪艺术的年代,被视作当代艺术反面的作品往往丧失了被时代裹挟继而在未来重新发声的机会。对于影像市场的品味而言,萨尔·莱特优雅的照片至少要比数码处理过的透光的山洞诚实和文艺许多。



Saul Leiter摄影作品


Saul Leiter绘画作品


法兰克福摄影中心的展览仍然不允许拍照,不过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专业素养要比柏林的摄影博物馆好上许多,在入口处会询问参观者使用英语或是德语,也会在接待处推荐当天在摄影中心举办的讲座和近期的展览计划,在展厅中也易于询问工作人员作品的印刷和装裱细节。摄影中心成立于1984年,于2014年搬迁到现在的Braubachstrasse 30–32号,这一条街是法兰克福的画廊街,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圣诞节集市的举办地,当然,也是当地免税店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来自法兰克福的人物,歌德算是其一,他的诗早已离这座城市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商学院以及在歌德广场周围林立的银行写字楼里彻夜通明的灰白色灯光。停留在此,你会忽然想到《浮士德》中的台词:“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我要纵身跳入时代的年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时代奔走了百年,德国的商店终于写上了中文,却迎不来一位在隔壁画廊里停留过的带着熟悉面孔的游客。摄影本应是最易读懂的艺术,但与在法兰克福流行的Rimowa登机箱相比其吸引力还是相差许多。在尴尬的角落里,叫一份法兰克福香肠热狗或许可以让人暂时好受一些。


Braubachstrasse画廊街

歌德广场

法兰克福香肠





来源:映画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