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彩宝行情像20年前翡翠

2015-03-09 17:09

上周海峡导报收藏专刊,专题关注了目前的珠宝行情。目前的珠宝行情,整体都不景气,非常契合目前冬季天气,只有彩色宝石即彩宝的行情“春意盎然”。业界认为,珠宝业将由此进入彩宝时代。

在目前情况之下,消费者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做到既理性消费更保值增值?

“老三样”疲软彩宝走俏

近年来,国人特别关注黄金、翡翠、钻石等“老三样”消费大类。翡翠多年来一直高居玉石的“金字塔顶”“傲视群雄”,价格也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达到了高入云端高不可攀的境界。在经济大势不够景气的形势之下,翡翠多年的“牛市”终于变成了“熊市”,成了“冻”在高空的“冰熊”,何时从冬眠中苏醒,有业界专家认为是后年。亚洲玉雕大师陈百秋认为,过了明年的调整复苏期,到后年即2016年,将迎来翡翠的再次疯涨。厦门张雄书画院美术馆珠宝专柜罗女士也认为,翡翠是珍稀资源,目前的行情是暂时的,未来一定看涨。

去年前年黄金遭遇“哄抢”,媒体用“中国大妈”来形容普通国人的买金热潮。但是对着中东局势、俄罗斯乌克兰争端等目前国际政治局势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市场美元大涨,黄金大跌,连油价也是一路向下。目前情况看,黄金的复苏似乎一时遥遥无期,足够耐心的等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国际钻石市场,其产业从矿源开采开始的上游环节,开采、定价等,都垄断在少数犹太家族手里,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大涨大跌。厦门宝协副会长单位、厦门宝祥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塔介绍,近年国内钻石消费整体看涨,整体行情有所上升。但是,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汇率相抵消,价格行情基本上与前一年持平。

目前,放眼珠宝业,只有彩宝行情看好,还一路稳步走高。业界人士由此认定,消费者此时涉足彩宝开始入手,可谓正当其时。

珠宝业从业者端木劲松,非常起劲地把国际市场的珠宝引入中国,在厦门销售。端木劲松认定目前的行情是“脚脖子的行情”,认为彩宝的行情才刚刚到来,未来市场成长不可限量。罗女士更是认为,目前的彩宝行情,就像20年前的翡翠行情。

中国宝石文化古已有之

说到珠宝消费,国人多半只关注玉石,其中多数人乃至绝大多数人,多年来只关注翡翠。理由当然也是充分:中国有异常久远丰富的玉石传统,玉从最早通神的“神器”,到后来显示权势地位身份的“礼器”,逐步放下身段,走到民间,成为普通大众赏玩收藏的“萌宠”,乃至成为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动产”。现在的国人,拥有玉石乃至翡翠,都是既有“面”又有“派”更有“财”的好事。

西方世界,则相应地有赏玩宝石的传统。西方世界对各种珠宝推崇备至,皇冠上的明珠,也都是最为珍贵珍稀的珠宝。千百年来,西方世界还形成了宝石文化传统,给不同的宝石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红宝石是送给情人的,蓝宝石是送给爱妻的,祖母绿是送给母亲、祖母的。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赏玩彩宝的传统。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西方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这是当年来华贸易的“外商”,获取最大利润绝对有效并且高效的手段。只有中华大地缺少的珍宝、香料、骏马、毛皮等奇缺物品,最能够获得我们的老祖宗青睐。

因此,早年的中华大地就散布着大量来自异域的珠宝。《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固然是小说,但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试想,假如社会上没有流传着那些珠宝,小说如何得以杜撰?小说中提到的第一小箱,“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第二箱“乃玉箫金管”;第三箱“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最后一箱,“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其中的祖母绿、猫儿眼等都是今天市场俏销的品种。

查百度得知: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有哥伦比亚、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韦等。国际市场上目前最多见的祖母绿来自三个产地:哥伦比亚、巴西和赞比亚。金绿宝石猫眼的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

95%珠宝实体店销售

黄塔介绍,尽管现在网购浪潮波涛汹涌,但珠宝业目前主要还是实体店销售,主要是因为,每一颗珠宝都不同,无法量化标、准化衡量表达,快递邮寄过程中,万一不肖业者见财起意,损失很大。再者,消费者动歪脑筋,调换宝石,即便闹上公堂,也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难以厘清。这样最终都肯定是业者遭受损失。

黄塔表示,目前实体店的销售量还是占到95%,而前几年还只是1%-2%,已经有了成倍增长。实体店的销售,也是以商场专铺、单店专店为主,也有所谓珠宝城整体销售但“各自为阵”的,还有就是街边摊贩,他们也卖珠宝,当然是低价值低价钱的。

毋庸置疑,消费者当然还是选择实体店为宜,而且最好还要是规模大、信誉好的品牌店,相关的手续单据等等都要妥善保存。

检测机构鉴定真伪

业者介绍,珠宝都是天然生成的,不可能没有瑕疵,为了获得良好的卖相,都要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一定范围之内的处理,属于合理可接受的范围。但是,磨光、填色等等多种技术手段普遍存在,虽然大大提升了珠宝的卖相品种,但是离实际“长相”已经较远。

更有甚者,使用所谓“高科技”手段,先用强酸泡,再用“高科技”手段摧毁宝石原石结构,使之毫无瑕疵,通体透亮。罗女士曾经见到一块“玻璃种”,大约一米远看很好,拿在手里更觉得好。罗女士对光一看,这块“玻璃种”没有石质结构,“只有纯净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彩”,罗女士知道遇到“李鬼”了。罗女士问持有者价钱,答曰“2000元”。罗女士说,这样的“玻璃种”,真品行情好几千万元。

罗女士支招,其实鉴定珠宝品种,非常简单,各地都有检测机构,面对社会开放。厦门中山路4号4楼的厦门地质宫黄金珠宝检测中心,就提供检测服务,一件收费50元,值的珠宝,最高顶多收到200元。


端木劲松拿出了多种检测证书,有厦门的,有广东的,还有日本的。全世界最权威的是瑞士的GRS检测,手续、邮费等要花费数千元。端木特地检测了一件价值10万元的翡翠。

来源:中华玉网-资讯-行业现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