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作品看潘超安

       中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的奠基名著《水浒传》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描述了林冲发配沧州来到野猪林,这是东京往沧州路上第一险恶森林,烟笼雾销、阴风惨惨。二公差正要向林冲下毒手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鲁智深雷鸣似的怒吼一声,勇如烈马,抡起禅铁杖一隔一挑,将公差手中的水火棍打得不见影踪,救了兄弟林冲。

      学生潘超安抓住野猪林这一情节创作陶塑作品“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作品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的陶艺语言,展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了鲁智深既富传奇色彩,又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尤善将其粗犷雄强、浑厚豪放的个性特点,把握得恰如其分,准确传达出那种行事洒脱、豪爽坦荡的人物性格。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丰富的文学艺术形象,激发众多陶艺家的创作灵感,或醉酒、或习武、或懒睡、或倒拔柳树。而潘超安与众不同的是人景结合,表现故事情节,营造情景气氛,以理到、气到、趣到、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再现鲁智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

       作品塑风以写实为主,造型、用色、肌理表现都有一定的特色。以粗胎质材料表现鲁智深露胸赤膊,造型生动准确,具有很强的扩张感和力度,使作品充满生命活力、洋溢阳刚之气。既恰切表达出文学原著的精神内涵,又体现了陶艺家对原著的独特理解;既融入现代雕塑的审美情趣,又具有鲜明的现代石湾公仔韵味。

       除了喜欢捏塑水浒人物之外,超安还擅塑历史人物,意塑手法不落俗套,形象丰富,形式美,意境深,令人爱不释手。

       超安自1997年随我学艺,至今已16年,从学习美术基础起,对学习非常认真执着。我所教的一些手法、造型、意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领会,有一定的艺术触觉。在鲁智深头部和手部的表现上,能灵活吸收我作钟馗的一些手法进行变通。身上的刻花,独创的刮塑,能适应自身的作品进行自如运用。学我者昌,似我者亡。超安的作品陶塑手法变化是对老师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石湾陶塑的一种传承。希望他能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为石湾陶塑再增光芒。

 

作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者:钟汝荣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