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别具一格!广州黄埔区洋田村老物件展示馆开馆

 本文转载自《羊城晚报•羊城派》

乡愁是什么?洋田村的村民说,乡愁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竹篮、木桶、水壶、风箱,上了年月的鸡公碗、陶罐、油灯烛台......

5月28日,黄埔区洋田村的三位长者、十余名青少年、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以及黄埔区文化人才工作室——许钦松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一齐热火朝天地在黄埔区洋田村助农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洋田村老物件展示馆的装饰与布置。

该项改造计划由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黄埔区文化人才工作室—许钦松工作室共同主办。

记者了解到,洋田村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纯客家村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有所了解的基本上只有老一辈长者(60岁以上的人群)。再加上村内面临拆迁旧改,村里的古建筑、传统老物件、传统习俗文化等都已经面临着消失。

2020年5月7日,新龙镇洋田村正式启动旧村改造及老人安置社区建设,计划为洋田村80位自行安排临迁的长者设立洋田村老人安置社区。

社区包含24座白色板房及相应生活、娱乐设施,供给临迁长者免费入住。经过社工前期调研及现场走访发现,安置房的硬件设备和生活照料都不错,但长者反映,远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该社区缺乏一种家的温馨,感受不到家乡的气息。

同时,洋田村旧村改造后,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只剩下助农综合服务中心。助农中心旁边是一所小学,容纳近400名学生,而助农中心是小朋友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为进一步提高安置长者对社区的归属感,建立社区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故乡的文化氛围,提高村里的小朋友对洋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黄埔区文化人才工作室—许钦松工作室联合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启动了老物件展示馆等社区美化项目。

经过前期的调研与老物件的收集后,村民与社工将洋田村居民收集整理的老物件进行分类,并通过“刀耕火种”“大浪淘沙”“怀旧时光”三个展区展示。

而后,由黄埔区文化人才工作室—许钦松工作室邀请青年艺术家引导儿童、青少年与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共同进行设计和规划,结合空间和老物件特色,以挂墙、摆放、悬吊、组装、堆叠等方式对老物件予以陈列。

经过村民们和工作人员齐心合力的改造,走进洋田村老物件展示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充满年代气息的藏品,引领着人们走进时光的回廊,去了解更多蕴藏在旧物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

洋田村老物件展示馆以旧物留存的形式保存传统文化,目前馆内已收集老物件五十余件,大多是由本村儿童、青少年入户收集或村民捐赠而来,基本都是上世纪中期人们生产生活所用的器具,包括月饼模具、茶具、旧花样瓷碗、炭火盆、簸箕、婴儿餐桌等等,每一件都弥足珍贵。

这其中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把可以打开洋田村记忆的钥匙,提醒年轻一代要牢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