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人教小学课本插画问题让很多人反思,所谓的绘画风格随时代创新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
钱松岩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松岩致力于“笔墨当随时代”,并在“山水画怎样反映时代精神”上树立了榜样。钱松岩作画把“师古人”为基根,六十岁后他壮游祖国名山大川并且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特色。钱松岩巧妙把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出炽热的创作情怀,一批惊世骇俗之佳作跃然纸上,名震中外。
2022久鼎春拍藏品
钱松岩 (1899-1985)
万里长城
1966年
水墨纸本 镜框
69×48cm 约3平尺
款识:万里长城,一九六六年冬钱松喦作。
钤印:松岩、钱
钱松岩一生有两个雅号,一是“钱太湖”,二是“钱长城”。从60岁以后,他不断北上,数踏燕山山脉,创作了许多有关长城的画幅。他酷爱长城,在83岁高龄时,还两次到长城起点老龙头处写生,并以“起点”勉励自己,愿沿着蜿蜒万里的长城,不断为中国画的创新而努力。为此,获得“钱长城”的雅号。
此图中描绘的冬日长城,蜿蜒曲折的古老长城在云雾中连绵不绝,耸立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柏挺拔苍秀,整幅画面气势恢宏,淡石青挥洒的山峦,墨色点染的树木草丛,笔走龙蛇,山势雄伟,烟雾弥漫,钱松岩将长城的精神画出来,让人感受到古长城的雄伟壮观,真可谓人画俱老,笔到意到,神清气爽。
这幅画也能看出钱松岩的笔墨特色,强调骨法用笔,以金错刀的“颤笔”写出沉涩雄浑、遒劲古拙的线条,行而不滑,留而不滞。在墨法方面,注重破墨、焦墨、积墨诸法并用,层层深厚,混沌而分明,苍润华滋,墨彩粲然。
2022久鼎春拍藏品
钱松岩(1899-1985)
清渚捕虾
1964年
纸本 镜框
103×34cm 约3.2平尺
款识:清渚捕虾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钱松喦写在江南。
钤印:松岩、钱、松岩之印
钱松岩的青年和中年时代都是在太湖边的无锡市渡过,所以常以太湖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有关太湖的画,并有所创新,因而博得“钱太湖”的美称。1960年后又长居于南京。对于江南景色早就熟记于心。虽然此画只是说明写在江南,但确实有可能是太湖,或是南京玄武湖畔的景色。
对传统的山水画家来说,构图是机械化的、程式化的,没有变化可言。但是,在画新山水的时候,一河两岸的传统模式是远远不够用的,钱松岩在这点上发挥了自己的所长。他的构图观最早是来源于他的老师胡汀鹭,主要在构图的时候要从四方八面打进来,不能仅仅从一点入手。其次,他非常善于大胆取舍,对大小之间的对比有着自己独到之处。他往往将一个非常小的植物作为主景,而将山川平原作为配景。这些是一般的山水画家在构图的时候所不敢采用的。
此画构图就是如此,钱松岩将一棵松树的枝丫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后景则是一处清渚,捕虾船则巧妙的错落与之间。从前景的留白,到中景的郁郁葱葱到远近清渚小岛,以及三三两两的捕虾,错落有致。
2022久鼎春拍藏品
钱松岩(1899-1985)
瑞雪话丰年
1946年
纸本 立轴
113×38.5cm 约3.9平尺
款识:仲修先生雅属,丙戎元旦,芑庐主人钱松喦。
钤印:钱、松岩
画于1946年元旦,是钱松岩早期作品。画风早年受石溪、石涛影响颇深。但不拘限于形似,而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自诩为“浑厚沉着”。
此作在古贤范本中得秀逸之气,以淡雅的色彩表达宋人意境,布局精妙,构图取一角之善,以一斑而窥全貌。大雪覆盖的深山与苍劲的古松,足可状冬日之景,又可衬托冬日会见老友的心情,溪水自门前流过,小桥连接两岸,深山、古树、草屋的场景犹如一幅清雅温润的古人诗意图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