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印者,信也。历代书划创作,一方印章往往代表着作者精神、品味之所在。治印,亦成为文人精研的一门艺术。齐白石自号「三百石印富翁」,一生治印不辍,从早年学习丁敬、黄易,到中年借鑑赵之谦,而后又取法汉碑篆法的单刀侧锋直冲法,直到自成「齐派」的成熟风格。他的篆刻「空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容针」。一生中,齐白石先生刻下了如「悔乌堂」、「梨花小院思君」、「曾经灞桥风雪」、「吾草木众人也」以及「白石划虫」等着名印章。
每一方印中,都有他走过的人生之路。看那朴拙的刀法、含蓄而精练的字句里,述说着一代大师如何从一介木匠开始拜师学艺、登山涉水,至享誉国际的坚忍故事。齐白石留下众多的篆刻作品中,虫草精神亦是格外突出的主题,一再展现作者对于微小生命的推崇,犹如他生于民间,却与天地同在的不卑不亢。同时,他透过印文,记录下晚年隽永而绵长的思怀,反复追忆着故友、故乡的点点滴滴。
文中的每一方印章,皆选自晶美术馆「齐白石:华人百年巨匠系列大展」之展出作品。期盼邀请读者,在品阅印文的刹那,与时空印心,追随白石先生的生命轨迹,艺游赏心于方寸之间。
一、生而有志
予少贫,为牧童及木工。衣饱无时,而酷好文艺。
齐白石
2x2.2cm出自〈莲蓬引蜓舞〉
一百年前,有位出身在农村的孩童,他深知自己羸弱的体能靠种田维生是难以持续前行的。他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用树枝写写字,他用自己的双手刻出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家具,之后更拿起划笔划出流传海内外的旷世之作。他,便是齐白石。朝他生命里缓缓走来的,是名为艺术的世界。刻印,则是他艺术生涯中永恒的志业。
阿芝
1x1cm出自〈三蝈演义〉
齐白石的小名叫阿芝,是取自家族排行中的芝字辈。年幼时的冬天,齐白石的祖父常常捡十一些松枝,在炉子里烧火取暖。祖父抱着孙子,蹲在炉边烤火,拿着通炉子的铁钳子,在松柴馀烬灰堆上,比划着写了个「芝」字,教他识字,说道:「这是你阿芝的芝字,你记住了笔划,别把它忘了!」这是他祖父第一个教他认识的字,也是齐白石第一个认识的字。从此以后,祖父每隔两三天,教他识一个字,识了一个后,天天勤奋的复习。他还常常对齐白石说:「识字要记住,还要懂得这个字的意思,用起来才会用得恰当,这才算识了这个字。」齐白石先生经常在作品中留下这方印,以纪念他与爷爷终生难忘的深厚情感。
齐大
1x1.1cm出自〈贝叶蜂舞共蝉鸣〉
「穷人家的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是难若登天。」家中排行老大的齐白石,成长过程十分不易,肩负家族生计之担。故他在印文里,以「齐大非偶」的典故,谦称自己出身寒门,不敢高攀,并双关家中排行。
木人
1.1x1.2cm出自〈贝叶蜂舞共蝉鸣〉
阿芝在起风的时候,观察昆虫,用树枝写字。成为一位牧童、木匠的时候,世界是否已经倾听了他的梦想。「我雕花得来的工资,贴补家用,还是微薄的很。」他从千篇一律的雕花样中发挥独特的巧思,「我运用脑子里所想得到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雕成之后,果然人都夸奖说好。」木雕手艺更在齐白石往后的绘划生涯中,起了极大的影响力。「我雕花得来的工资,贴补家用,还是微薄的很。」年轻时为了自力耕生,凭借一双手练就的木匠手艺,成为齐白石的第一个艺术舞台。
木居士
1.2x1.2cm出自〈双蛾探芙蓉〉
木雕手艺在齐白石往后的绘划生涯中,起了极大响力。运笔如运刀的朴拙、民间吉祥图示的生命力,皆在他的绘划中再再展现。他常以「木人」、「木居士」自称,并尽情地发挥了大匠的精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