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残红随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现代艺术真面目,照见山鸡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6/70aba4a3dca61c6e710082d5e1b84f0e.jpg

残红随波,行书、白文印

.

克罗齐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等同起来,哲学和历史也被等同起来,认知对象只是主体情感的对象化。直觉赋予主观情感以形式,使其转化为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就是这个主观情感获得形式后的所谓意象,认识的过程成了唯心主义的意象创造过程,凭心灵的直觉活动产生现实世界。

然而产生直觉认识的情感从哪里来呢?克罗齐以为它来自“实践活动伴随的快感、痛感、欲念、情绪等”。这里的实践,指的是“基于认识活动,从经济活动始,到道德活动止”的心灵精神活动。那么实践又从何而来呢?“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彼此循环相生,认识生实践,实践又生认识。”这个精神活动内部闭环,看似一部完美的永动机,其实只是自我封闭的一潭死水。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直觉即表现”、“直觉即艺术”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一切基层感性获得都是一种艺术创造,一切直觉或想象都是艺术活动”。是不是有点内味了,各种奇怪的、混乱的、无意识的、不可理解的所谓现代艺术作品,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打得就是这种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旗号,而且自鸣得意,还闪烁着洋大人与金钱的光辉。

.

.

.

人人都离不开直觉,也就离不开艺术活动,于是乎人人都是艺术家,“人是天生的诗人”。这种充满鼓动性和激情的理论,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蹂躏,又被巨大贫富差距所摩擦,轻易就赢得了冲动迷茫、遍寻不到出路的年轻“艺术家”们的共鸣。

人人都能成为,与人人都是,是两个概念。只说人人都能成为厨师、教师、外卖小哥,但人人都是厨师或者教师、外卖小哥吗?显然不是。即便这些职业难度没有宇航员大,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不足以让人通晓所有的职业。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没有足够的技艺、思考,就没有足够优秀的成果与作品。

那些小便池、捅两刀的画布,只能从表达不满、发泄反抗的角度去强行解释其价值。金融资本利用其知名度和稀缺性的供需矛盾炒作价格,不过是最简单的经济学问题,无关艺术的价值。在艺术行业和圈子里面,穷极无脑而又脸皮足够厚的痞子们,与资本一拍即合,依葫芦画瓢便造成许许多多所谓现代艺术品。网络的时代,很多人学会了举一反三,用尿尿、隐私、丑陋来博取流量,换取经济利益。这一切,无关艺术。

.

.

.

克罗齐看来美就是情感的成功直觉表现,“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这显然偏离了我们正常的认知事实,无视内容与内涵思想的审美价值,甚至忽略了形式因何存在,为何存在的问题。在他自己的理论中,形式也是被直觉赋予情感的形式,这些所谓被赋予形式的情感也被否定了美的价值。

强行对立切割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还表现在“一个审美的意象显现出一个在道德上可褒可贬的行动,但是这个意象本身却不是在道德上可饱可贬的。”否定艺术的道德伦理价值,否定艺术与哲学和科学的联系,否定艺术的逻辑性,甚至否定艺术门类和审美范畴,艺术的标准只涉及形式,“为个人的霎时的飘忽的情感或心境找到表现而艺术。”

将艺术降低到最单纯的最基层的直觉感性意象,无疑已经走火入魔,完全脱离现实存在、社会生活、价值情感的所谓独立自主,实则是浅薄乏味混乱梦游般的自闭状态。与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干瘪空洞,缺少与新鲜的现实事物的联系,因而也失去了发展成长的动力与希望,与其同时代相互表里的现代颓废艺术一样,食之无味且无可救药。

.

.

.

.

《六一泉》

元 · 张羽

.

醉翁去已久,废寺泉流圃。

朝来春雨深,照见山鸡舞。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