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何为金石气:
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晰,其实金石这个词由来已久,古文《峄山碑》里面就有一句: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而类似的表达,《史记·秦始皇本纪》里面也有: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再看到了宋代,中国有了一门学问叫“金石学”,这是专门研究古代的青铜器、石刻的学问,算是那个时代的考古学。
但和“金石”相比,“金石气”这个词出现的则要晚得多。清代,有文艺理论学家刘熙载曾在《游艺约言》里说: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深林之气。很多人会觉得又是这种不明觉厉的话,你就说这个金石气到底指啥?其实简单来说,“金石气”就是那些金石文字流露出的美感。
金石入书:
在书画领域,再好的金石味儿,也需要人的气息在里面,而大篆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大篆文的金石气凝聚了崇高范畴的坚实、巨大、郁壮和拙朴。金石气来自宏壮的质体,同时又显出优美的姿态,看似极刚,又极其柔润。
大愚大篆文的金石气有一种苍茫感,苍茫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画面大篆金石文字由风化而成的苍茫使其飘然欲仙,把欣赏者带人—片幽玄的境地。苍茫在墨迹中大多是以枯涩的笔迹显露的,这是考察用笔纯熟与否的标准之一。若没有深厚的功夫,绝难臻至苍茫的境界。书之境以“老”为上,故有初学者刻意以苍茫显“老”态,殊不知苍茫乃功力之自然流露,不可任意为之。不是在雄厚的基础上滋生的苍茫,则纯粹是一种枯秃。
大愚的篆书大多点画峻厚、意态奇逸,透过一股金石气将墨客风骨呈现出来。从笔法技巧来看,大愚在创作篆书作品时,运笔老辣果断,笔速时缓时急、重墨行笔,入笔逆锋、中锋运笔,末端自然出锋,笔画渗洇恰如其分,表露锈蚀之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