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芬芳馥郁-卢浩花鸟精品展

图片


主办单位

人民艺术创作院 

北京乡村儿童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 

承办单位

人民艺术创作院宋庄分院

北京执笔有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时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

画美天下

松美术馆

中艺国际美术馆

上海道统丹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22年6月11日下午1:00

展览地点:中艺国际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子默

策展人:战歌

统筹出品:葛振山

摄影:齐明

媒体支持
搜狐号  腾讯视频  新浪微博  百家号  大鱼号  雅昌头条号  爱奇艺  知乎     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   简书   艺术百家  大闲居   人民艺术网
书品 画品 山美术馆  大觉行者  哔哩哔哩  道统丹青  快手 优酷视频 



艺术家

图片

-卢浩-

LU  HAO


卢浩,男,1976年生于河南安阳。结业于清华美术学院主题性花鸟画创作高研班,师从李志向、秦少甫老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新写意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

西安中国画主题创作国展班导师

彰德书画院院长

安阳市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安阳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绘事活动记录

上下滑动阅读

参展获奖

1、作品《秋烟深处》入选2018年3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作品《寒林过烟》入选2018年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

3、作品《故园九月》入选2018年6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品真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

4、作品《千红尽秋声》入选2018年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金城流韵21世纪新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5、作品《昨夜雨未歇》入选2018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6、作品《盛世花开》入选2018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感恩海洋,潮起象山”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7、作品《又是秋分丰收季》入选2019年3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美好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创作中国画作品展。

8、作品《创卫先锋》入选2019年6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美观音山”中国画作品展。

9、作品《岁月静好》入选2020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品真格物”全国第二届青年工笔画作品展。

10、作品《盛世清风》2020年入选第十三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

11、作品《秋实》2020年获河南省第十八届花鸟画展优秀奖。

12、作品《南国风韵》2020年9月被国家民族画院收藏。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卢浩的花鸟画艺术

/刘子默


我与画家卢浩先生并不相熟,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近些年创作的一些花鸟画作品,这些作品,其不仅技法娴熟,格致新颖,也不惟情趣盎然,立意不俗,既继承了传统文人花鸟绘画中的某种形式与笔墨意味,又整合了极具现代审美精神的元素,使其达到了一种和谐高逸的至高境界,同时创造出了一种深远而耐品的意境。南宋诗人张道洽有诗云:“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恰恰表达了我对画家卢浩作品的感受。


图片


现当代的中国画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花鸟画如何适应受众的审美心理,是画界中比较热门而矛盾的话题。花鸟画自中唐由建筑与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种,历经五代、宋元、明清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视觉审美艺术中的一枝独秀。历代名家辈出,各领风骚。“黄家富贵”与“徐家野逸”,是花鸟画中的两大派,虽然审美旨趣不同,但又都能各领风骚,各擅胜场。显然,花鸟画历经千年,它已经发展得太完整、太成熟了。言其突破、超越,何谈容易?现当代,林风眠的“中西合璧”,对花鸟画作了划时代的革新;齐白石的“传统笔墨与民间艺术精神的融合”,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潘天寿“化古为新”,把传统花鸟推向时代新高度。而近二十年前后,王晋元、李魁正、裘楫木、彭培泉、何水法等花鸟画家的作品皆能融入时代新意,独具一格,在当代花鸟画史上有浓墨淡彩的一笔。正是:远观历史高峰林立,近看当代各有春秋。欲想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篇领域,非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图片


卢浩先生来自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的发源之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之地。他继承了前辈艰苦顽强的开创精神,埋头耕耘,大胆探索,穷年累月,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己的新方位,成为当代“新写意花鸟画”的践行者。


图片


卢浩先生是位很有才情的中青年画家,在2018年当年的中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大展中,就有《秋烟深处》、《寒林过烟》、《故园九月》、《千红尽秋生》、《昨夜雨未歇》、《盛世花开》等六幅作品入展。这些作品构图新颖、画境动人,不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四季转换的审美敏感,也显露出他善于发现、物化于心的艺术才华。


图片


上文曾经提及,在中国花鸟画史中,有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大流派。他们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同时又相互影响推动花鸟画的发展。一派以“精于设色,浓艳如生”为特征,大约唐之边鸾可称为开山之祖,史称工笔重彩画派,经由黄筌、黄居宝父子发展至高峰,这种绘画风格曾独霸宋代画院。另一派以“用墨色,如兼五彩”为特征,唐之殷仲容可谓先行者,史称水墨写意派,南唐徐熙等人把此种风格发展成熟,成为在野派。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两派反映了不同的美学理想与审美旨趣。卢浩的绘画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长与成熟起来的,他选择工写结合的技法语言,在章法上则把西方的现代构成意识融入其中,来创造他的绘画意向,形成他的美学特征。他使民族的艺术语汇、造型方式和西方的形式共居一体,把东方的灵性与西方的理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浪漫主义诗境的花鸟画之新格调。


图片


诗境的表现对于花鸟画是有重大意义的。花鸟画创作过程中的诗境并非追求而来,是长期对自然、社会、人生、感悟和对话后的升华。是知识、经历、阅历、阵痛、沉淀、反刍、发酵之后的喷发与流露,诗境是诗与画的和谐融合,是为笔墨赋予了多彩生命的象征。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解释得已再明白不过。诗情画意把作者与观众共同带入到一个云中漫步,神与物游的绝佳境界。观卢浩的作品,笔墨间充溢着诗性、诗意、诗情。画面中蕴含的秋风、细雨、夜幕、晨雾,使画面看去更富有情趣。那些朦胧的,依稀透光的背景, 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让观众浮想联翩,使其产生超乎纸外的想象空间。我所爱者尤其是画中透着一种空灵,宁静之气,墨韵渖渖然,明丽而洒脱。就象是品一杯清茶,临寒泉闻妙响。拈三柱奇香,访古刹听晨钟。一时尽释怀抱,淡忘荣辱,快意何似! 


图片



作为画家,卢浩先生正是盛年,再假以时日,他事或作画坛巨臂未可量也,又值佳作结集之时,愿其人艺双馨,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辛丑秋月子默于一默堂灯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