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样的独一无二窑变釉你爱了吗?

在唐代以前,窑变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在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都会被砸碎。但是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


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目前,成交价过百万元的窑变釉瓷已达到12件。




清十八世纪 窑变釉胆瓶

2012年伦敦苏富比秋拍上以34,850英镑拍出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釉的视觉效果变幻莫测,自然而成,所谓胜似“天工之作”。

雍正朝窑变釉多为精致小品,釉色变化多端,一般以红色为主,浓处如同鸡血石,夹杂着月白、蓝色、绿色、紫色的丝条和流动的斑片。



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高8,口横16.5,口纵16,足横8.5,足纵7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弦纹扁肚瓶

高25.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窑变釉,像一个不受匠师掌控的精灵,自由地在土与火的世界里挥洒生发,它是特别的,是高雅的,每一次精彩诞生,都像是自然赐予的礼物,匠师们也难以复制,正是它独一无二的万千姿态,使它在瓷器领域中熠熠生辉,但其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