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朱炳仁:将制铜工艺带入当代艺术

铜雕艺术大师朱炳仁

  在第17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中,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的艺术大师朱炳仁,将由其创作的20余件艺术作品带入观众面前。本次展出作品以“入侵”为主题,依次展出朱炳仁所创作的装置、雕塑、综合材料作品、铜制印章等。

作品《入侵》

  作品《入侵》由数十只金色的铜制“生物”组合而成,它们好似一只只成群结队的爬行动物,由地面一直延展至红色墙面的天花板处,在视觉上有极强的冲击力。彩色铜,是朱炳仁为杭州建造雷峰塔时所推出的创新理念。当时,中国、乃至国际上并未出现彩色铜。朱炳仁提出此概念时也受到业界人士的质疑。经过运用多种工艺,雷峰塔“拥有”了丰富的色彩:青色的瓦,金色的雕花,红色的斗拱以及南宋风格的图案雕刻。对于主题《入侵》,朱炳仁向记者解释道:“这件作品体现了我对生活的反思。我们生活在社会并不是完全‘安全’,它存在不少社会问题,比如北京雾霾的天气、比如食品安全、基因安全,我们可能会担心生活环境对下一代健康是否会造成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警惕,需要很多正能量。”

  今年是朱炳仁第二次将展台登陆上海艺博会,去年他以“稻可道、非常稻”为主题,在400平方米的展位中展出熔铜艺术珍品,受到社会热议。“有老外看到我的作品时都很惊讶,他们能理解作品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手法是很当代的,也知道作品骨子里有中国传统的积淀。”朱炳仁回忆道。

 

朱炳仁作品

  如何将铜的工艺美术走向铜的艺术,是朱炳仁近年来常常考虑的问题。69岁的朱炳仁的身后,有一张辉煌的作品名单:杭州雷峰塔、峨眉山金顶、灵隐寺铜殿、香积寺等国内十大铜建筑均出自他之手;他创下过不少“第一”:西湖边的“龙吟”、“凤鸣”是中国第一对铜画舫、西湖河坊街上300O平方米的江南铜屋,是国内唯一一座青铜民居、江南铜屋路口那座不起眼的门磴,是中国第一对铜制门磴……

  2005年,朱炳仁开创的“熔铜艺术”,为制铜工艺打开了艺术格局。所谓熔铜,是指通过设计,让铜自由流淌,最终实现或硬朗或柔和的曲线造型,作品具有不可复刻性。2007年,注入熔铜工艺的作品《阙立》问世时,在国际受到广大反响,之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8年,作品《圆明园之魂——失踪的圆明园兽首猜想》以5只(一组)圆明园流失海外的兽首为原型打造的艺术珍品。当年,朱炳仁曾撰文写道:“我创作的这组熔铜作品,试图用来阐述熔铜艺术的精髓和其艺术与社会价值观:熔铜兽首雕像,苍茫残蚀、各异形态;或张目昂首、或悲情扭曲,似在诉说、在控诉,在凝结,在祈盼。我以我的热血与激情,融化了铜,铸就民族历史的沧桑与悲怆。”

 

朱炳仁作品

  朱炳仁是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他将绘画、雕塑、书法三种艺术表现形态综合运用至铜艺,在他看来,由铜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我们常常提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历史中走出来。目前不少当代艺术作品做得不错的艺术家,他/她的作品是有西方影子在的。中国艺术家要做真正迈向世界的作品,即真正不被历史长河所遗忘、经得住时间沉淀的作品,必然是要有中国传统底蕴的内容在。"朱炳仁告诉雅昌艺术网。

 

朱炳仁作品

朱炳仁作品

作者:彭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