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人3大雅集:远离政治的真文人! 书画超市
书画超市
zgshcs
【启迪真知·鉴藏价值】书画超市志在为书画爱好者、收藏者打造专业的掌上交流-鉴藏-拍卖平台!小超拍卖:每周举行名家书画低价保真拍卖,是您捡漏的最便捷去处!书画论坛:云集优秀书画家每天进行专业的点评交流,是书画学习的最佳空间!★★★★★
提示:点击↑"书画超市"免费订阅,右上角转发
【书画超市】采编,转载需授权,否则举报!
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精致生活的最高典范,而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雅集却是从依附于权贵走向傲视权势的最高境界。
(一)兰亭雅集
萧翼赚兰亭图唐代阎立本
为什么说元代是文人雅集至高境界呢?因为此前的文人雅集一直向往对权贵的傲视,不过始终也没有摆脱依附于权贵的境地,这是与元代对科举三废三兴和一族当政的统治制度有关。当时废除科举使天下文人不能为官治民,元朝坊间戏言七匠八娼十丐九儒,很多儒士因怀恋故国,不愿在统治者面前投降并为之效力,正所谓:“崖山以后无中国!”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隐居最为盛行。
兰亭图(局部)北宋李公麟
元朝文人雅集已形成傲视权贵的结社,明清以来虽有效仿但终不及先前。再往上追溯,元朝的文人雅集还带有一些南宋末年雅集的习惯,因而宋元之交也可谓明清雅集的一个新起点。为何作此论断?此乃以近古来雅集风行之始于宋元、成形于明清而言。如果不论明清以来雅集的形式内容,只看文人结社的盛衰,我们也可称雅集为一种另类文化。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兰亭修禊图卷明代尤求
再往前到大唐盛世,中唐的雅集没有盛唐那样形制,但盛唐除了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却少有文字记录文人对政治的忠贞眷恋,文人清高的思想严重地受到制度的束缚,所以说盛世雅集写不出好诗作,而太平盛世,也注定人们对文人雅集不会有激情。
兰亭雅集图立轴明代仇英
我们可以说,文人雅集傲视权贵的根源为会稽山阴的兰亭,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没有追溯文人散淡雅集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竹林七贤自是后世所有文人雅集范例,而兰亭雅集又是不取奢靡与俗世的高贵典范,他们只取山林天籁之清新淡泊,锻炼心志洁净至柔而又至坚……
兰亭雅集图立轴高其佩
我们追溯文人雅集的开端多,引“竹林七贤”之典故,岂不知,这七人在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凑齐过,那种美好不过是后世文人们的苦苦追求罢!
兰亭雅集图立轴明代仇英
兰亭雅集以后的文人雅集依然还是以权贵为首,这不能不说是士大夫们精致文化的需要。但任何一朝的权贵文人也不及三曹时代的景象繁荣,更不会超越金谷园的才情以及奢靡。
兰亭修禊图明代文征明
后世以权贵为中心的雅集记录层出不穷,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才得知,那一时期的文人雅集,既依附于权势,却又借机找机会抒发自己的心志。文人们因一个滕王李元婴而得名的楼阁不断撰文,就连韩愈也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兰亭雅集图手卷设色绢本佚名
“兰亭雅集”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郗昙、魏滂、孙统、李充、许询、支遁、徐丰之和王家的凝之、涣之、元之、献之等42人在会稽山阴别业兰亭,集合名流,行修禊事,饮酒赋诗的一次集会。
兰亭雅集,有26人作诗32首。时年51岁的王羲之于酒酣之时,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疾书,写下了《兰亭序》这篇传颂千古的名迹,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此帖共28行,324字。其文章成为六朝唐文之范本,收录于《古文观止》。序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合的欢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好景难留的无奈及生死无常的感慨。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命供奉搨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及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临摹,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唐太宗死,《兰亭序》原迹殉葬于昭陵。现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千百年来,从文学、艺术以至发展到经济领域,“兰亭雅集”现象成为一种时尚,经久不衰。
(二)西园雅集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北宋李公麟
宋代的文人雅集还有一个类似邺下的典故,那就是北宋末年著名的“西园雅集”。与其说是依附于权势不如说是政治需要。那时的大宋朝,最需要借此种雅集来装点门面,难得哪个雅集把苏轼、秦观、晁补之等包含在内,又有米芾、杨士奇等都曾作《西园雅集图记》,这一画作,立体的反映出当时的风雅。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北宋 马远长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后世书画无不以这一雅集画卷为题材反复临摹创作,因此,也被称为文坛中的一个绝话。王诜自幼好读书,因才情名震一方,被宋神宗选中,成为驸马都尉。王诜身贵官高,在府邸建造宝绘楼,收藏历代名作,并自己写诗作画。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北宋王诜
宋代以来的书画名家马远、刘松年、赵孟頫、钱舜举、唐寅、尤求、李士达、原济、丁观鹏等都对《西园雅集图》进行临摹,就是近代的国画家陈少梅也前后创作画了好几次。
西园雅集图手卷杜琼绢本
依附于权贵面前的文人雅集虽然不够清高,可他们毕竟还可以有些空间抒发自己的心志,恰似那时文人心中的一粒儿宽心丸儿吧……
西园雅集图明代唐寅手卷绢本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卷明李士达纸本设色
如果说以上雅集的最高点,就是没有权贵参与的散淡清高,后世认为没有哪个雅集超越兰亭集。永和九年的雅集,记录了脱离俗世的雅,即其形式之雅,而今看来依然是难以攀登的高峰。在自然的曲水溪流边,侍童放上耳杯,浅斟多半,顺流而下,婉折处酒杯停滞,就由坐在溪边的名士一饮而尽,需要即刻赋诗一首当众吟唱。如果不能从容赋诗,按令当被罚酒三斗。这一典故,后来简称为曲水流觞,而皇家在御花园营造“流杯亭”也是这个典故的延续。
雅集图立轴明杜堇水墨绢本
西园雅集图周天球西园雅集图立轴设色绢本
西园雅集图明代佚名西园雅集图立轴设色绢本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佚名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手卷设色绢本1609年作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风度手卷张翀水墨绢本辛巳(1641年)作
![[转载]文人三大雅集](/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西园雅集图手卷清顾洛
北宋时期,由于土地兼并,庄园制的发展和私有工商业的发达,使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继“兰亭雅集”后,“西园雅集”给人们增添了新的启示。
西园是宋初“功臣”王全彬的后裔、“将门之子”王诜的宅第。王诜(公元1048—1104年),北宋贵族、文人中的卓越画家。字晋卿,太原人。自幼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诸子百家无所不知;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因此连皇帝也对他刮目相待。于是宋神宗亲自做主,把妹妹蜀国公主嫁给了他,王诜从此成为皇亲国戚,历官至定州观察使,封为“开国公”。然而,王诜自恃才高,并不看重“附马”的名分,整日与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甚至夜不归宿。“西园雅集”是在宋元丰初,王诜邀苏轼兄弟及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等16人。礼部员外郎米芾为记,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卓越代表人物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西园雅集图》传世后,南宋的马远、明代的仇英等画家皆有摹本,清代的石涛、华嵒等亦多仿之。此图为手卷,清人改作扇面,但人物中突出的人物不是王诜,而是苏东坡。
王诜后因苏东坡的“乌台诗案”牵连获罪贬官。公主和神宗相继去世后,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废除了王安石新法,起用司马光、文彦博等一班旧臣。王诜已孑然一身,尽管在朋友面前还能洒脱一回,但现实的冷酷、家庭的不幸,终究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王诜因此在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中度过了余生。王诜在当时画坛上与郭熙齐名,因两人的画法均源于李成,故其中均有“卷云皴”、“蟹爪树”的共同特点,但王诜的用笔方法要比郭熙更为粗放简率一些,具有更多文人“墨戏”的影响。然而,王诜又添上了带有宫廷“富贵”意味的“青绿”设色的因素,遂使他的画风具有十分奇特的风姿。
元代,一个酷似兰亭雅集的,那是个没有一位权贵参与主持的雅集,这就是著名的“玉山雅集”。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应该雅集以生,这是一群真正既不依附于朝堂政客,也不入世为官的文艺家,或许可以把“玉山雅集”看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三)玉山雅集
玉山雅集图(张渥《玉山雅集图》已失传)
宋代灭亡后,元代的汉族人民及汉族士大夫的地位卑下,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各族人分为四等,其中把原南宋人划为最低等级。由于元朝的腐败,社会动荡,皇室争权,战争四起,许多士大夫文人失去了对国家的信心,因而隐逸江湖,以诗文书画自遣。顾阿瑛(公元1310-1369年)是元后期江南名士,名瑛、一名仲瑛,字德辉,号金粟道人,曾授会稽教谕,不就。顾阿瑛与倪云林、曹梦炎并称为江南三大巨富。其中,倪云林为人孤傲,终生不仕,经常浪游江湖。曹梦炎占淀山湖田93围,计数万亩,并“愿岁以米万石输官”。而顾阿瑛才性高旷,轻财结客,会海内文士为乐。所筑“玉山草堂”,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玉山草堂”在今昆山市巴城镇正仪街道区域。正仪历史久远,自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公元507年)增置信义郡,即分娄县地置信义县,潜人何之元为信义令。治所在今正仪街道。从近年的考古中发现,绰墩山良渚文化的遗址,堆积着6000年以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马桥文化的大量历史遗存。可见正仪的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
顾阿瑛好慕孟尝君之为人,薄功名,购古书名画、秘玩彝鼎并邀天下胜流相唱和,风流文采,鼎甲一时。据顾阿瑛《玉山草堂名胜集》记载,凡大小雅集50多次。玉山雅集虽以酬唱诗文为主,然诗人多兼书画,故书画交流必在其中。从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到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海内文人名士如张雨、黄溍、黄公望、倪云林、杨维桢、王蒙、朱珪、杨基等均到过顾阿瑛的玉山草堂。《六砚斋笔记》也曾记载《玉山草堂集》云:首次玉山雅集时在“至正戊子二月一十九日之会为诸集冠”。此次雅集,大画家张渥用李公麟法作《玉山雅集图》,杨维桢为之记,文中赞雅集:“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而靡也,若今玉山之集非欤。”以之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王诜的“西园雅集”相提并论,可谓推崇至极,这也就确立了顾阿瑛“玉山雅集”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

搜:历代|牌匾|书法有法|所谓大师|点将|王羲之|名家100人|黄秋园|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张大千|扇面……还可回复任何词查看哦!
左下“阅读原文”看往期·右上“分享朋友圈”转发
来源:中国书画超市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