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0 00:00
作者:梁爽、王小龙、毕超
去年9月佳能发布了一支超远摄定焦镜头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这款镜头应用了佳能第三代DO镜片技术,提升了光学性能及抑制眩光表现。该镜头保持了上代紧凑轻量的设计,适合新闻拍摄、生态摄影、户外运动及赛事拍摄。
EF 400mm f/4 DO IS II USM是EF 400mm f/4 DO IS USM(俗称“大绿”)的更新版,按照以往习惯,叫它“大绿兔”也无不可。事实上,佳能此次更新400mm f/4并非偶然,早在2010年佳能已经开始“400mm”更新计划,2010年推出EF 400mm f/2.8L IS II USM、2013年推出EF 200-400mm f/4L IS USM EXTENDER 1.4X,去年则一口气推出EF 400mm f/4 DO IS II USM、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两支镜头。从种种迹象标明,佳能是“蓄谋已久”的,未来可能会根据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的市场表现和用户需求,推出二代EF 400mm f/5.6L USM。那么新老两代EF 400mm f/4 DO仅仅是换了新的DO镜片?我们先从规格参数上对比一下两者差异:
规格对比
新老两代镜头结构对比
从规格对比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小型轻量化已经在上代完成,所以第二代外形尺寸上变化不大,其改进主要是光学素质和防抖性能。镜头结构上EF 400mm f/4 DO IS USM配备了一枚萤石镜片和一枚DO镜片(前方保护镜片的正后方),而到第二代镜片数多了一片,配备了对球面像差和彗星像差等有补偿作用的大口径研磨非球 面镜片与色像差补偿效果的UD镜片。单纯从特殊镜片上看,第一代虽然有萤石镜片,但考虑到其DO镜片还是第二代技术,色差补偿效果仍有不足,才会如此配 备,而第二代不但应用了减少眩光的第三代DO镜片技术,还使用了大口径研磨非球面镜片矫正像面弯曲,抑制球面相差。再加上SWC亚波长结构镀膜(可惜没上 ASC空气球形镀膜),抑制眩光,这使得二代镜头在光学素质上(尤其在边缘锐度)非常令人期待。除了光学设计上的改进这款镜头还采用了新的IS防抖补偿技 术,最大可获得相当于提高约4级快门速度,相比上代2级补偿效果,可以说手持实用价值明显提升。
实拍测试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老EF 400mm f/4 DO IS USM、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400mm端)的MTF曲线比较,通过官方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MTF曲线图显示的是镜头对对比度的忠实再现情况,纵轴表示对比度的优劣,横轴表示与成像中心的距离。另外,图中10线/毫米的曲线越接近 1(最大值)镜头的对比度表现就越好。另一方面,30线/毫米的曲线越接近1,镜头分辨力就越高。“线/毫米”这一单位的意思是,以1毫米宽度为单位,其 中有多少根白/黑/白/黑的条纹。比方说,10线/毫米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1毫米宽度的范围内排列有10条线。MTF值的测试需要拍摄按照上述方式描绘的 图表。然后测量拍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数值。用户根据所得数值可以大概掌握镜头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佳能官方给出的EF镜头MTF曲线图往往是全开光圈和F8都画的,我们知道镜头从全开光圈收缩光圈,可以减少各种残存像差,对比度 和分辨力都会有较高表现,尤其边缘的解析力会有明显改善。如果比较光学素质,我们可以忽略蓝色曲线(F8)的表现,只看黑色曲线全开光圈的表现即可。
三款镜头400mm MTF曲线对比
从上图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全开光圈中心对比度,表现最差是老款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达到0.9左右,三者中表现最好的是EF 400mm f/4 DO IS II USM非常接近1,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400mm端)也有接近1的高水准表现,但考虑到其最大光圈是F5.6要小一级,综合表现还是EF 400mm f/4 DO IS II USM更为出色。再看边缘对比度,三者均有出色的表现,曲线可“平直”过度到边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30线/毫米镜头分辨力的表现,老款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表现最差在0.82左右,在15之后边缘跌入0.8,最边缘达到0.76左右,本文主角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表现极为抢眼,虽然曲线较对比度稍低,但也达到0.98-0.99,从中心到边缘一直维持着高水准。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400mm端)比老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略强,毕竟全开光圈小一级 是F5.6,中心到边缘维持在0.95水平上。总体来看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对无论是对比度还是分辨力都极为出色,从中心到边缘都保持着高水准。
当然对于大光圈镜头,焦外虚化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要看对比度和分辨率的各自的实线与虚线的关系,实线表示拍摄线条从中心呈放射状的纹样 (S)、虚线表示拍摄线条呈同心圆层层扩展状的纹样(M),S方向和M方向曲线越接近说明镜头的表现个性越小,能够切实表现被摄体的同时具有易拍出美丽虚 化的特性。从对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比度还是分辨力S和M两条线最接近的是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款新镜头在焦外表现上也要完胜前作。
至于佳能EF 400mm f/4 DO IS II USM实拍表现如何,后文小编会对其进一步测试。
新的EF 400mm f/4 DO IS II USM镜头继承上代小型化的优势,外观设计也非常接近,骚气的绿圈极有代表性。该镜头的长度仅为约232.7毫米,比EF 300mm f/2.8L IS II USM还要短;重量控制在约2100克,仅为EF 400mm f/2.8L IS USM的约1/2。从手持图就可以看出,这支镜头的便携性还是非常出色的,对于需要长时间携带或手持拍摄的摄影师或发烧友而言,可显著降低携带和使用方面 的负担。
EF 400mm f/4 DO IS II USM
EF 400mm f/4 DO IS II USM全套手持效果(模特身高185cm)
加遮光罩与不加遮光罩对比
遮光罩设计的粗壮拉风,带上以后立马使得镜头威猛了很多。这种大型遮光罩不但可以阻挡光 线,避免眩光的发生。它的最前端还带有橡胶垫圈,还可以保护镜头免受磕碰的冲击。要知道在户外拍摄,摄影师的器材难免会发生碰撞,有了它就可以安心的拍 摄,我的建议是全程都安装好它。
遮光罩反扣手提效果
侧面实拍
装载机身EOS 5D Mark III实拍
EF 400mm f/4 DO IS II USM仅仅比最短状态下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长一点点,变焦到最长以后,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甚至要更短一些,体积控制的可谓非常出色。
EF 400mm f/4 DO IS II USM与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外观对比
长度对比
前后端镜片外侧均覆以防污氟镀膜,防污氟镀膜具有优秀的憎水憎油性能。此外,相对于上一代EF 400mm f/4 DO IS USM镜头,全新的EF 400mm f/4 DO IS II USM镜头采用了较暗的白色镜身涂层,带来更加精致、现代的视觉效果。
口径对比
下面我们看一下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佳能EOS-1D X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AWB、ISO 200、MF(LV模式放大)、反光镜预升延时5秒、支在三脚架上。
镜头锐度
为了测试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解析力,我们选择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400mm端)作为参考对比,由于这款远摄镜头主要用途是远距离拍摄运动体,锐度上仅测试远距离的实拍效果,测试中拍摄远端建筑物(无限远对焦)。
测试原图(拍摄使用EOS 1DX机身,机内关闭ISO降噪,使用RAW拍摄,Lightroom后期转为JPG。分别截取中心和边缘的红框部分进行放大)
1.中心锐度
锐度测试为远距离采用无限远手动合焦。从两者对比来看,佳能新大绿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锐度要比EF 100-400mm f/4.5-5.6L IS II有一定优势。这也再次验证了定焦镜头无弱旅的定律,当然它们两者身价相差数倍也是不无道理的。应该说两者最大的差别并非小光圈下的锐度,因为大家都知 道。啥镜头缩小到一定档位后,画质都不会太差。最关键的是最大光圈,这方面EF 400mm f/4 DO IS II USM有着明显优势,可以看到400定的F4锐度就已经非常清晰了,甚至比EF 100-400mm f/4.5-5.6L IS II的F5.6光圈下的锐度还要好点。我认为这也是EF 400mm f/4 DO IS II USM最大的改进,它的画质明显比老款的EF 400mm f/4 DO IS USM好。这与前面官方给出的MTF曲线表现基本一致,从F8以后EF 100-400mm f/4.5-5.6L IS II的中心与EF 400mm f/4 DO IS II USM基本一致。从F16光圈开始,锐度开始下降,最小光圈F32的时候,色散严重属于不可用范围。
2.边缘锐度
如果说EF 100-400mm f/4.5-5.6L IS II在中心锐度还可以跟新大绿一试高下的话,那么到了边缘部分,它就完全被EF 400mm f/4 DO IS II USM所压制。从最大光圈开始,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边缘保持了很好的锐度,可以看出与上面中心锐度的差距不大,但100-400镜头的边缘相对较差。EF 400mm f/4 DO IS II USM光圈缩小到F8左右,边缘就非常之好了,但EF 100-400mm f/4.5-5.6L IS II的光圈缩小到F16才追赶上来。可以说边缘400定是完胜的。
紫边表现
DO镜片色差补偿原理
光学上轴上色差和倍率色差,必须在光学设计的阶段就进行有效修正。值得注意的是佳能的DO(多层衍射光学元件)镜片技术。光的衍射现象与折射现 象都是产生色像差的原因,但各色光线在衍射与折射过程中所产生色像差的顺序正好相反,利用光线的这一特性,可抵消色像差。通过使用DO镜片,即以上原理补 偿色像差的效果优于萤石镜片,能够更好地抑制远摄镜头易出现的色像差。再加上EF 400mm f/4 DO IS II USM还配备一枚用于色像差补偿的UD(超低色散)镜片,其色散控制非常令人期待。EF 100-400mm f/4.5-5.6L IS II则内置1片萤石镜片和1片超级UD镜片,可抑制色像差,那么两者相比又如何?
大光比环境下,我们逆光拍摄树枝,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支镜头的抗紫边能力都非常的强。两支镜头从最大光圈开始,在侧逆光的树枝边缘基本都没有发现蓝色或者紫色的线条。在如此强烈的光源照射下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可以说,这两支镜头的抗紫边性能是顶级镜头的水准。
焦外效果
两款镜头均采用9枚圆形光圈叶片,对散焦效果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两支镜头在相同焦距下(400mm)有一定的视角差,因此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拥有更好的焦外效果,可以看到在同样光圈的情况下EF 400mm f/4 DO IS II USM的景深更浅。相对于100-400mm镜头而言,新大绿还拥有了恒定F4的大光圈,在这个光圈下,虚化效果非常明显,特别适合在远距离拍摄人像,比 赛等。能够很好的分离主体和背景,突出主体元素。
佳能率先开发出相机用“DO(Diffractive Optics)镜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上代EF 400mm f/4 DO IS USM与400mm f/4镜头相比,通过配备DO镜片,实现了全长84.3mm、重量920g的小型轻量化。而本文中的EF 400mm f/4 DO IS II USM应用了第三代DO镜片技术,该技术进一步减少眩光生成,提升画质。我们可以看到佳能跟尼康刚起步不同(PF镜片),已经从“无到有”阶段进化到“坏 到好”阶段,改进方向更加专注镜头成像素质本身。
从上文实拍来看EF 400mm f/4 DO IS II USM中心与边缘锐度保持了很好的成像素质,一点与不比传统红圈大炮差。这一次绿圈终于算是挺直了腰杆。摆脱了过去DO镜头成像偏软的问题。
无论是北青报的崔老师还是笔者在实际拍摄完体育比赛后,都对这支镜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崔老师认为它的成像非常好,而且对焦速度也非常快,拍摄 起来完全与佳能其它顶级大炮没有差别。而笔者对它的最大感觉就是轻便,要知道在400mm镜头领域,顶级的400mm F2.8自然很好,但一个是太贵,另一个就是太重。在很多比赛中,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它。而另一支400mm F5.6光圈又相对小,且成像又得不到顶级水准。因此这支400mm F4恰恰是最佳选择,不但拥有了新的防抖系统,方便手持。而且整体的体积比400mm F2.8要小很多,也轻很多。这对于一名整体在户外工作的摄影记者来说是太重要了。
显然佳能每项技术改进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会仅仅为了推出EF 400mm f/4 DO IS II USM一款产品,未来还会更新500mm F5.6 DO(专利)等新镜头。如此一来在EF远摄定焦镜头群中形成重型/轻型高低搭配,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当然要说它没啥缺点也是不可能的,那就是价格上依然是个不小的遗憾。虽然比400mm F2.8要便宜,但4万多的身价还是让人望而却步。也许这就是大绿圈镜头个性的体现,它不是最大,最粗,最长的镜头。但它绝对是佳能最有特色的镜头了。在 众多的红圈镜头里,也只有它拥有特绿独行的资本吧。
查看完整测评,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色影无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