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2 00:00
china_shuhua
中华网书画频道(art.china.com),追踪古今中外书画艺术,围观当今艺术圈最热头条,专业艺术活动早知道,掌上书画展随时看……属于每个人的艺术生活小伙伴~
中华网专访:
中国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 杜义德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展览介绍】
展览时间:2015-4-10至2015-5-10
展览地点:中华网书画频道在线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齐家文化研究会
展览介绍:
甘肃的史前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大地湾、仰韶、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遗址出土的彩陶更是闻名中外。民间有这样一段俗语:"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受地域的影响,杜义德的收藏史正是从彩陶开始的。
随着经验的增多和阅历的增长,杜义德对齐家古玉器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对齐家文化玉器也越发喜爱,他说:"我这一生肯定要致力于齐家文化发掘、研究,不管我在做什么,只要有资金我肯定还会投入,因为齐家文化是一种传承,它实在是太吸引我了。
此次在线展览精选了杜义德多年来收藏的齐家古玉,并对每个藏品进行简要勾勒,以展现齐家文化古玉粗犷朴拙之美。
【展览相关】
杜义德
祖籍:甘肃
身份:中国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甘肃美术馆齐家文化玉器艺术陈列馆馆长
关键词:齐家文化、古玉
个人简介:
杜义德,中国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甘肃美术馆齐家文化玉器艺术陈列馆馆长,中国古玩研究院研究员,全国首批民间文物鉴定专家。
研究方向:
齐家古玉及古代玉器、天珠及旁系天珠、古代珠饰
学术经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步入收藏领域,认为文化思想先于器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并借助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古玉器出土量大)的独特地理优势,深入第一线,潜心研究,过眼古玉何止万件,并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格在齐家古玉文化上。
学术成果:
2007年10月9日-13日参加中华世纪坛《首届中国民间古玉展》
2008年6月7日-10日参加北京中华世纪坛《第二届中国民间古玉暨精品展》
2009年8月22日-26日参加中华世纪坛《第三届中国民间古玉精品展》
2010年6月11日起展期一月在杭州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玉出昆岗--齐家古玉精品展》
2010年4月6日参加西安《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
2011年4月6日参加西安《第二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获最佳参展单位
2012年4月6日参加西安《第三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
2012年12月20日参加北京《第十五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评为最受《民间欢迎专家》
2013年4月6日参加西安《第四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
2013年11月2日参加北京《第十六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
近年来通过《中国艺术市场》、《收藏》、《中国玉文化》、《艺术品鉴》、《全球商业经典》、《中国鉴藏家实录》等刊物发表了一批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文章。
最新资讯:
杜义德:参禅悟道话齐家
流光瞬息,千年日月之辉沁入古玉,温润了摩挲它的手掌。杜义德醉心于甘肃故土的齐家玉,厚重的礼文化,精湛的技艺……无不赐予他欢喜。从彩陶转向玉石的收藏之路,也是他寻找契合内心的过程。不可计数的珍玩来来去去,使他淡看了方寸得失。以玉之年岁度量如朝露般的人生,他说,我们不过是古玉的临时保管者...[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杜义德:身具慧眼心系华夏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杜义德自幼生长在甘肃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多年的历练使他成长为一名沉稳儒雅的西北大汉--憨厚朴实,豪爽粗犷。他收藏颇丰,且种类繁多,如彩陶、天珠、玛瑙、水晶等等。但他收藏最多的还是齐家古玉器,也许是对故土的眷恋,在他心中始终有着一种情有独钟的齐家玉文化情结...[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中华网视频专访:中国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杜义德
中华网书画频道就齐家文化玉器、古玉收藏的法律界定、收藏建议与鉴定方法、收藏与投资的关系等问题对杜义德进行了专访...[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作品赏析】
齐家玉琮:材质为甘青地方玉,琢工粗犷大气。整器受黄土泌,泌色自然,包浆厚实。
齐家玉琮:材质为和田白玉,琮身可见明显土泌斑痕,射口己成鸡骨白。琢工端庄大气,包浆厚实、润泽。
齐家玉琮:材质为甘青祁连玉,整器受土沁较重,可见明显土黄色沁斑及褐色沁布满整器,此玉琮做工端庄大气,粗犷拙朴,乃典型齐家玉器。
齐家玉琮:材质为和田白玉,因受水银沁全器成黑色并有白色点状及斑团状沁斑,射身侧有一开窗可见本身玉质。
齐家玉琮:材质为和田白玉,整器受沁有明显黑褐色水银沁并有几道绺裂。器形规整合度,端庄大气,拙朴凝重。沁色已入肌理,包浆温润亮泽。
齐家玉琮:材质为和田青白玉,玉琮上下出射,孔为对琢,孔内有琢玉痕。受老土大红沁全器红沁,俗称大红袍。
齐家玉鸟:材质为祁连玉,玉鸟生动可爱,玉鸟背部琢一通天孔,整器有明显老黄土沁。玉鸟历经4千年苍桑,还是如此的灵动,真让人叹服!
齐家束腰玉勒子:材质和田白玉,器成束腰,一端大一端小,两端不甚规整,有明显沁斑痕迹。这造型在两周及战汉大量出现,也是继承了齐家文化的。
齐家马蹄形器:材质为和田青白玉,器形为桶形。全器受沁边缘部成褐色,底部两侧各琢一孔,内壁留有线形切割。沁色自然,包浆厚实,此器非常少见。
齐家束腰琮:材质为祁连玉,束腰琮偶尔有见,但此琮之沁色非常少见。琮身琢有孔洞,孔洞之用途令人匪解。沁色自然且富于变化,包浆真实而润泽,此琮总有让人爱不释手之感!
齐家头像:材质为天河石,头像为立耳、纵目、大鼻、阔嘴。头顶盘发有明显皮壳,包浆很厚。琢工粗犷朴拙,豪放大气。
齐家头像:材质为煤精,头像扁平五官清晰,大眼大耳,阔鼻张嘴,一耳稍有残,额头与发际间琢有一横槽。包浆厚润,真乃稀罕物!
齐家三合璧:材质祁连玉,三玉璜大小不等,璜边缘中部琢一孔。孔为单面琢孔,受土沁较重已不大看出玉质。
齐家玉璧:材质为甘肃地方玉(蛇紋石),受泌较轻,外圆不甚规整,包浆自然。
齐家玉璧:材质为和田青白玉,璧孔为单面琢,璧身侧边稍有残缺。璧身受泌较重且深入肌理,可见大片泌斑、泌色自然且富于变化。
齐家玉璧:材质为甘青祁连玉,全器受沁呈现斑斓炫丽的沁色,极其罕见。
齐家牙璋:材质为祁连玉,器身规整。射部有扉牙,一刃部有天残栏中部有一孔,孔为单面孔。器型端庄豪放,凝重大气。牙璋受老黃土沁,皮壳厚实,沁色亮润。此物乃齐家古玉之重器。
齐家玉珠管:材质为祁连玉,受沁较重己呈鸡骨白状,孔眼开孔非常精准令今人叹服。
齐家玉凿:材质为和田青白玉,因受沁有明显土褐色沁斑。器呈长条形,前端单面刃,有明显使用痕迹,应为实用器。
齐家玉铲:材质为和田青白玉,立铲有刃,简洁琢磨不太注重细节修饰,也是齐家一特征。玉铲身及边缘有沁斑,包浆厚润,沁色浑然天成!
齐家玉人:材质为和田玉,玉人站立状,双手下垂交于小腹,五官清晰,短腿赤足,头脸有黑色沁。头顶琢一通天孔,孔内有螺旋痕脸侧有皮壳。玉人造型精准,比例合度,此物弥足珍贵!
齐家蝉:材质为绿松石,蝉呈橢圆形,束腰。头部琢两凹槽为眼睛,另琢三横槽嘴,头部与身体有一横槽来区分,从颈部琢两道竖槽呈八字状代表翅膀,还可看到腹部几道琢槽为肢节。什么样的大师只用线条就交待这么传神?!蝉身受沁稍有沁斑,包浆润泽。
齐家玉头像:材质为和田白玉,面琢两孔为眼,另琢两凹槽为鼻,此器高度概括。齐家先民选料一流,琢工出神入化,包浆润泽,此物当齐家古玉精品中之极品。
齐家玉面:材质祁连玉,玉面臣字目,阔鼻,嘴半张,下巴稍有残损。背面琢一牛鼻孔,老土沁布满整器。
齐家玉臂套:材质为甘青地方玉,受沁较重,沁蚀孔洞布满全器。形质粗犷朴拙,包浆自然,器物开门。
齐家玉镯:材质为甘青地方玉,内圆平口,外圆不甚规整。受沁较重,蛀蚀孔洞布满整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来源:搜狗搜索-中华网书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