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7 00:00
■ 点击上方“拾文化”,与我们一同重拾文化信仰
遇见十二月
遇见十二种心情和美好
一月丨水仙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自古以来,水仙花深受文人雅仕、画家的青睐,赞颂不绝。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中“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一句说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水仙的风韵;清朝刘灏《广群芳谱》中“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两句赞颂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和高洁的气质,更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
二月丨梅花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梅花的印象,始终是清绝的样子。一枝红梅插瓶,清冷的天气也瞬间美好起来。梅花的美丽,有情有意,开时很美,待放的花蕾也很美,你有情梅花就有情。也许你读了古今多少咏梅的诗和词,都不理解其中的真谛,当你面对梅花开放时,古人的诗词不需要去翻译,读懂只需一瞬间。
三月丨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的艳丽,桃花的美好,一直被人赋予美好的想象。只有看一场桃花,才能读懂桃花艳名之下的安静。它没有牡丹鲜红的刺眼,也不是水仙的清淡朴实,它有的是粉红的亲切,粉红的浪漫,粉红的回忆。
花开无言,而它微笑的样子,已经胜过了太多的风光。
四月丨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你读懂樱花的浪漫,看透桃花的美好,却未必能想到洁白丰润的梨花一树树怒放时的场景。美而不腻,是它的格调,素而不寒,是它的品格。白色开成胭脂醉,留得游人几徘徊。
五月丨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即使没有看过牡丹的人,对于这个名字也一定不陌生。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这是多数人对于牡丹的印象,大概也是牡丹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即是当时人们观赏牡丹之风日盛的写照。只是,当繁华落尽,牡丹的美好,真的只在这热闹的一瞬间么?
六月丨月季
“惟有此花开不厌, 一年长占四季春”
月季的花期很长,总是开开落落,无断有续。月季花色品种多样,以“优雅,纯洁,高贵,美丽”的象征为世人所喜爱。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它和玫瑰蔷薇被称为“三杰”。
七月丨蜀葵
“翠干抽筠直,朱华剪彩重”
古代文人吟咏蜀葵的诗作有很多。有人赞誉它“能共牡丹争几许”,有人颂扬它“自不同凡卉”,有人形容它“新染鹅黄色未干”,有人描述它“翠干抽筠直,朱华剪彩重”。
八月丨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高洁之士吟咏的对象,人们喜爱荷花,歌唱荷花,不但是荷花的曼妙身姿、幽幽的芬芳,更是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让世人敬佩和深深地推崇。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
九月丨桂花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描写桂花的诗中,这首始终是最喜欢的。易安的词,以色淡香浓,迹远品高来写桂花的内在和品格,表现的恰是桂花最独特的风韵。赏桂花,如果不能带着一颗安静的心,那么这情疏迹远的花儿,大概并不会认同你的欣赏。
十月丨芙蓉
“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拚作西风客”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还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醉芙蓉。芙蓉花明净无瑕,颜色一日三变,晨粉白、昼浅红、暮深红。在短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变化的花,相当的特殊。
十一月丨菊花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晋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烩炙人口。菊花也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十二月丨茶花
“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山茶花既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郭沫若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图丨二妃(Fairylandalse)
▍拾文化编撰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laigao@10wenhua.cn
来源:拾文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