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8 00:00
《花朵与我》已经全面上市。我们从数万幅影像中精选出近200幅极具美感和艺术气质的图片;用20万字梳理东西方的审美观、自然观,讲述数十位名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192页的精致画册体验,附赠32页的《世界花园地图》。爱花之人读到情感与认同,爱生活之人读到品质与温度。希望这本美丽的读物,能贮存你的自由……
下文选自《花朵与我》
《戴草帽的梵高》
除了向日葵以外,梵高还画过玫瑰、杏花、桃花和鸢尾花。梵高对花的热爱不仅仅来自对自然的好奇和倾慕,他更着迷于花朵缤纷的色彩。“我几乎什么都不画,只画花,它们能让我习惯除了灰色以外的色彩——那些粉色、清淡或明亮的绿色、淡蓝色、紫罗兰色、黄色和明艳的红色。”
《玫瑰》
《盛开的杏花》
《鸢尾花》
1886年,花的主题几乎已经主宰了梵高的创作。弟弟提奥告诉他们的母亲,文森特每周都会收到从朋友处寄来的鲜花。梵高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总是不停地散步,我热爱自然??这是了解艺术的真正方式。” 不仅如此,他还忙于园艺,“我已经在小花园里播下了满园的罂粟、麝香豌豆与木犀草,我必须等着看它们的果实”。
《花瓶里的雏菊与罂粟》
《花园花开》
《粉玫瑰》
离开巴黎之后,梵高搬去了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勒,他被那里的色彩所震撼。“地中海的颜色就像鲭鱼一样变幻莫测,你不知道它是绿色还是紫色,你也不确定是不是蓝色??而现在这里被黄铜般的金色所笼罩,色彩无比和谐,就像德拉克洛瓦画布上的颜料。”
《埃滕花园的记忆》
《紫丁香》
地中海无与伦比的色调让梵高激动不已,他要求房东把房子刷成了新鲜黄油的颜色,而这栋著名的“黄房子”成为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向日葵》系列的灵感居所。梵高兴奋地告诉画家艾米丽·伯纳德:“我打算用一组画来装饰工作室,以诚挚地期待高更与我同住于此。没有什么比大朵大朵的向日葵更为合适的了。按计划我会完成12幅作品。它们将共奏一曲蓝黄交融的乐章。而向日葵花期短暂,我需要天一亮就开始工作,才能保证一气呵成。”1888年8月20日,梵高开始依靠咖啡和酒精的支撑,在6天的时间内创作了4幅向日葵,他把其中的两幅挂在了高更的卧室。
梵高——《向日葵》系列(部分)
在梵高看来,“简单的事物中包含着某种像海一样的崇高伟大”。他让这些日常之物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张力,“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让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看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而努力;当我画一株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体尝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果皮撑开,果核里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而膨胀”。奥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尔对梵高的画有这样的理解:“在所有这一切中,我感受到了一颗心,创造这些的那个人的灵魂,他以这样的梦想回答了他自己最可怕的怀疑产生的癫狂。我能感受,能知道,能了然,能喜悦他情感的高潮与低谷,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心的。”
《杯中盛开的杏树枝桠》
《蝴蝶栖罂粟》
《花瓶里的夹竹桃和书》
《花瓶里的剑兰》
《花瓶里的百日草》
《花瓶里的雏菊》
《花瓶里的瓜叶菊》
《花瓶里的夹竹桃》
《花瓶里的菊花》
《花瓶里的康乃馨》
《牡丹和玫瑰》
《蓝花瓶里的花》
《紫菀和福禄考》
《花瓶里的水仙花》
《花瓶里的天竺葵》
文/宋爽
《花朵与我》由Lens出品
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淘宝网
全国机场中信书店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京东购买
详细回复“订阅”了解
回复“花”,查看往期关于花的推送
△“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瞧一朵花,一块石头,一棵树,草地,白雪,一片浮云,这时启迪性的事物便会发生。”《花朵与我》便是我们与花朵未曾言说的美丽故事。是一份给自己和朋友的有色彩和温度的礼物。
△ 定位:《目客》将延续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在“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定位基础上,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营造一本有温度、有深度的影像生活读物。
来源:Lens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