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8 00:00
美术馆的定义和职能在艺术史的洪河中转变,当今的美术馆每一天扮演着文化事件的“宣讲者”或是当代艺术的革新派。世界各地不断地涌现出不同的美术馆,无论是老建筑重新改造的美术馆或是建筑大师的名作,它们的共同点是造型外观别致、占地面积大。然而,这些大建筑物未能找到一定艺术项目填充或是行之有效的展厅规划,多余的非功能性公共空间成为美术馆的最大耗损之一。如何将这些非展览空间最大化利用?
坐落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于1982年启用,是全欧洲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其外形由多个混凝土金字形的群楼组成,设计采用了多层次布局,多个不同功能的展厅配备相应的出入口。曲线画廊(Curve)正是在厅与厅间隔中产生,一个弧长90米的展厅,从一楼边门入口通向另一侧边门。每年,巴比肯艺术中心委认国际艺术家依据展厅的特殊性创作作品或是品牌活动进驻于此。
近日,瑞士影像装置艺术家Roman Signer在曲线画廊呈现展览“缓慢的运动”(Slow Movement)。一个红色的独木舟穿过狭长的展厅,通过天花板顶端轨道操控,独木舟如同行驶于湖畔般缓缓地划过展厅。独木舟滑行轨迹的两端装有两个艺术家早期有关皮艇的影像作品。艺术家本人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狂热的皮艇好爱者,而“皮艇”早于80年代就纳入艺术家创作词汇里。皮艇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媒介或是展示个人经验与环境影响之间关系的桥梁。
Signer当第一次看到展厅,感觉它看更像是一个隧道,想到皮艇离开自己的家乡阿彭策尔景区,渡过这个特殊的空间,再以相同的路径返回。行驶缓慢的皮艇在展厅地板上留下一条浅红的弧线。这股弧线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皮艇运动轨迹的纪录,也是空间对作品呈现的具象显现。
展览“缓慢的运动”与巴比肯艺术中心常规展览相比是一个小型项目,而曲线画廊持续不断地上演着艺术活动,悄然无息地给这庞大的建筑注入新活力。
来源:公共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