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3 15:47
4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南阳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即将拉开大幕。多年来,玉雕节已经成为南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为外界了解南阳的重要窗口……面对盛世盛会,南阳自信满满。
精美石头会唱歌。经历“始于殷商时期,兴于汉、宋、元,后继晚清”的风雨沧桑,南阳玉雕完成了“盛世绽放”的美丽嬗变。产、加、销一体化的玉产业,连年举办的玉雕节让南阳“玉都”、“中国玉雕之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独山玉国家矿山公园”等金字招牌愈发璀璨夺目。
玉雕——这个凝聚着南阳人精气神,寄托南阳人梦想的文化品牌、富民产业在不断打磨中成形成器,美轮美奂。
“万户柴扉内,红砂琢玉矶”,“十个玉器匠,九个南阳人”,是对南阳玉雕产业规模、从业队伍的写照;“村村可闻雕琢声,户户可见玉生辉”更是对镇平玉器加工繁荣景象的真实描述。目前,南阳直接从事玉雕产业人员近40万人,以镇平和南阳市区为核心,辐射内乡、西峡、唐河、南召等县。在全国80%的大中城市和景区景点,几乎都有南阳人在经营玉雕,有的甚至出现了南阳玉雕一条街的现象。从“粗、笨、大”的雕工、构思,到现在讲究的“俏工”、黑白用料,南阳玉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阳风格”。
“独翠、独厚、独步、独秀”,是对独玉的精辟赞誉。南阳玉雕的选材并不仅限独玉,包括国内的和田玉、岫玉、蓝田玉,还有缅甸翡翠、巴西玛瑙、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等100多种。
目前,全市共有玉雕专业市场17个、各类玉雕工艺加工企业2万多家、精品门店3000多个,年产值400多亿元,2000多万件的生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10多个门类、1000多个品种的玉雕产品,从南阳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黄金有价,玉无价”。如何凸显南阳玉雕的独特品位,增强南阳玉雕的辨识度、竞争力?近年来,南阳玉雕走上品牌之路,展产业勃发之势。
“中国玉雕第一镇”——镇平石佛寺,相继申请注册了“玉雕之乡”、“玉雕湾”、“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等商标。玉雕大户也开始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发展之路。已有“博涵玉雕”、“玉美人玉器”、“痴艺轩”、“玉博苑”、“琢玉苑”等品牌初步形成。围绕省级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和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镇平规划布局了30多个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国际玉城一期、天下玉源、玉雕大师创意园、玉城大道等重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我市已经形成了以镇平玉雕大世界、石佛寺玉器市场等为核心的专业玉文化市场,以拓宝公司、南阳玉器大世界、三顾缘玉雕中心、华恩玉器市场为核心的玉商圈,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玉雕产业形成原料采购、文化研究、教学培训和产品设计、生产、质检、包装、宣传、销售、品牌创建等各个环节齐备的产业链条。此种规模,在全国玉雕产业基地中绝无仅有。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南阳玉文化独具特色,为世人所瞩目,特殊的文化领域,使玉文化既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艺术文化的浪漫飘逸,还有伦理文化的凝重务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文化产业发展,决心做大做强玉文化产业,积极支持镇平成为全省首批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并批准设立了高规格的试验区管理机构。以文化为特色促进商业、旅游、就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实现“千亿特色产业”的目标。特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技术依托编制勾勒了产业发展资本、空间、人才三大核心要素升级工程,以及构建新型生产加工、规范市场分级、健全质量监测监管、建设立体品牌推广、深化文化创意研究、完善产业联系互动等六大新型产业发展体系。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原料、人才、技术、市场的优势,全面提升南阳玉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实现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超过1000亿元。
盛世盛会,美玉为媒;跨越发展,只争朝夕。作为南阳玉雕的品牌盛宴,每届玉雕节,都为南阳玉雕再添光彩,助推南阳玉雕继续阔步向前,结缘世界!
来源:中华玉网-资讯-业界新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