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酒神、唐老鸭与古典大师

2015-04-25 01:55

  马库斯·吕佩尔茨生于1941年,曾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二十余年,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创作,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与基弗、伊门多夫、巴塞利兹、彭克等人共同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闻名于世,亦被誉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

  吕佩尔茨极具才华:绘画、雕塑、诗歌、爵士乐,无所不通;他喜欢汽车、拳击、时装和美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完美的外表;他狂放、执着、敢言,自视为天才艺术家。

  执着于绘画语言的冒险家

  现代主义留下的艺术传统是对新的无尽追求,以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地颠覆之前的艺术,这种形式与观念创新的惯性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向未来的力量,将艺术家裹挟其中,使得他们总是在思维上自动地与之前的艺术拉开差距。但是在马库斯•吕佩尔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执着于绘画语言的冒险家,他并不急于脱离之前艺术的形式,而是努力将已有的形式进行不断地研读和小心地拓展,寻求着细微之处不可预料的可能性。

  艺术创作生涯中三个重要主题

  吕佩尔茨的艺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在80年代获得极大的艺术声誉,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更为注重的是对艺术本体发展的探寻,从绘画形式语言本身和绘画体裁入手,执着地从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习惯就同一个主题进行多种尝试,“酒神颂歌”系列、“唐老鸭”系列和“仿古典大师”系列是他艺术创作生涯中三个重要的主题,每个系列都在相似的主题下创作出了不少作品,而这三个系列又分别代表的是他在艺术上的三个探索方向:精神情感的图像化表达、大众文化图像的消解以及对于古典大师绘画的重新续写。

  “酒神”颂歌系列

  “酒神颂歌”是吕佩尔茨最早开始创作的系列作品,早在1962年他就在柏林开始了这一主题的探索,1964年展出了一系列以“酒神颂歌”命名的作品,1968还发表了《酒神颂歌宣言》和《酒神颂歌与20世纪的优雅》,一直到1976年,吕佩尔茨都用“酒神颂歌”来命名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战后德国经历精神创伤、冷战压抑和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里,吕佩尔茨选择“酒神颂歌”的主题有着特定的思想主张,他希望借用尼采哲学中酒神文化的那种狂欢和感性激情唤起当时人们对架上绘画的重新认识,所以,“酒神颂歌”实际上是关于绘画艺术发展的新主张。一方面,吕佩尔茨强调感性与激情在艺术创作上的重要性,将色彩的宣泄与精神的迷狂结合起来,尽可能拓展情感表现的张力;而另一方面,“酒神颂歌”又以一种远古宗教的神秘和历史厚重感与当时流行的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新现实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拉开了距离,他所强调的是历史的延续,而不是急于呈现跨越式的突变。

  “唐老鸭”主题系列

  如果说,回到酒神是以历史关照当下,那么唐老鸭主题则是吕佩尔茨对当代的反思。唐老鸭是美国迪斯尼公司制造的经典卡通形象,但同时也是美国大众文化对欧洲文化冲击的一个缩影,60年代欧洲的青年人对于美国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不仅仅是这些通俗易懂的可爱形象与滑稽故事令他们感兴趣,同时,大众文化也是进行社会运动颠覆欧洲传统文化惯例的有力武器。然而在知识精英那里,对于大众文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批判态度,战前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观点就代表了精英知识界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而到了60年代,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又夹杂着对于美国文化和政治霸权的反叛。在吕佩尔茨那里,唐老鸭系列的绘画代表了一种态度,他将这个滑稽可爱的卡通形象转换成了一个甚至无法识别具体形象的怪物,明艳的色彩与流淌的笔触所展示的是一个外表滑稽但却隐含着潜在暴力的形象,这就构成了一种隐喻:在大众文化享乐主义弥漫的背后实际上是对欧洲传统文化的消解和同化,而带有表现主义风格和抽象表现主义激情的变体唐老鸭却又是欧洲传统与美国暴力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怪胎,所以,吕佩尔茨的唐老鸭是对大众文化的糖衣炮弹做出的反叛式消解,以艺术的方式让欧洲艺术传统重新表达一个关于大众文化的形象,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下,他的这一探索代表了现代主义绘画重新寻回自我发展之路的一种尝试。

  “仿古典大师”系列

  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最近十年的创作,吕佩尔茨绘画中一个一直延续的主题是对于古典大师绘画的续写,像柯罗、库尔贝、马奈、普桑、戈雅等艺术大师的重要作品都被吕佩尔茨拿来重新描绘。这一主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对古典的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绘画形式语言的回归,而是对于绘画精神的回归。一方面,这种关于绘画的精神与之前的酒神主题相似,是对于德国富有表现主义传统的一种继承式的回归,以酒神的激情重新阐释对于艺术经典的理解;另一方面,这是关于绘画性的回归。吕佩尔茨之所以选取古典大师的作品进行重绘是想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绘画语言进行推进,他突破了形象的束缚,但却试图在精神与情感上与前人相一致,将绘画语言承载情感激情的力量释放出来。在这一点上,吕佩尔茨的艺术是一种回溯,他没有追寻现代主义的逻辑,却从历史主义的遗产中找到了照耀当下前进之路的火种,通过重绘,他实现了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嫁接,在继承了欧洲艺术历史传统的同时也在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上实现了突破。

  马库斯•吕佩尔茨的艺术围绕着关于绘画性的研究叠加了多重意义的维度,“酒神颂歌”系列、“唐老鸭”系列和“仿古典大师”系列仅仅是他艺术探索之路上三个相对清晰的主题,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是统一在关于绘画性的问题上。绘画的发展伴随着现代主义的逻辑进程似乎逐渐式微,但吕佩尔茨却提供了关于绘画性在当代如何延续的一个范例,他的作品将形式与身体感觉的体验还原到了最为本能的层面上,从而实现了精神性力量在当代的持续显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赵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