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文字大典

2017-05-24 08:59

  河南安阳,古称殷。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此,成为此后商朝两百多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从甲骨卜辞到青铜铭文到简帛,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文字一统到雕版印刷,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富有殷商宫廷风韵,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展示着殷商文化的庄重辉煌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

  3000多年以来,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音、形、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并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独体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钟鼎千秋”单元主要展示商代、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金文。

  商代息鼎,因内壁有“息”字铭文而得名,商代金文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字

  西周逨盘。西周铭文一般较长,内容涉及政治、战争、封赐等

  “物以载文”单元主要展示以简牍、帛书、陶器、玉石、货币、玺印等为载体的先秦文字。

  简牍

  陶文,刻画、钤印或书写在陶器上的文字,字数一般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等

  先秦玺印

  战国时期,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除秦系文字较多继承了西周文字特点外,其他四系文字都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秦始皇“书同文”以秦篆和秦隶统一六国古文。

  秦统一前和统一后“马”字的写法

  “由隶到楷”单元主要展示汉代的简帛、印玺、汉魏石刻等反映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转化的文字文物。汉代隶书因易于书写,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汉代篆书

  汉碑多为隶书,故隶书又称汉隶

  唐代碑刻。南北朝至初唐时期,楷书逐渐取代隶书

  “说字传义”单元主要展示历代字书、汉字教育、标准化、简化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等内容。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汉字的重要著作

  博物馆中还有民族文字大家庭的展厅,全面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发生、发展的全貌。

  古白文,是云南大理白族群众使用的文字

  从“印刷起源”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演变”,最后“告别铅与火”的时代,来到“信息时代”,博物馆展示了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及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

  雕版印刷,大约始于隋唐之际,是人类社会最早批量快速复制图文的工艺技术

  仿毕昇泥活字。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降低了印刷成本,是人类印刷史上的里程碑

  汉字的数字化实现

  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现了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文明。

  (河南省安阳市纪委 冯营营 陈尧)

来源:人民美术网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