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永恒的连续剧——手卷《怀素书蕉》(四)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手卷局部 永州零陵

  怀素出生在盛唐时期的永州零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书法在唐代是社会广为重视的一门艺术,自上而下,好书之风几乎遍及整个唐朝,因而善书之人也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名人的书法更受到众人的亲睐。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大殿书堂寺

  据说怀素童年时就显得超常,七岁那年,他忽然产生出家当和尚的念头,父母百般劝阻,都无济于事。于是他就到了零陵县城河西20里外的“书堂寺”出家为僧。

  怀素的出家和酷爱书法或许是受伯祖父的影响,因为伯祖父释惠融不仅出家为僧,而且是当时优秀的书法名家。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书堂寺特写

  少年怀素为了练字,不断种植芭蕉,蕉叶越来越多,越长越大。他每天欢欢喜喜地在蕉叶上习字,通过两项不辍耕云,身体心灵越发健康。他几乎是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却身心愉悦,其乐无穷。

庞琦原创《怀素习字》局部 纸本 设色 24cm×68cm 2018年

  少年怀素聪颖伶俐,他的书法先学欧阳询,用笔精准,结构端正,形神兼备,世莫能辩,因此打下良好的书法功底。

  后来,怀素焕发出自身的性灵,写字笔势纵横驰突,字体健缓跌宕,因以婆娑烂漫形态,别开生面。

庞琦原创《怀素习字》局部 聚精会神

  怀素的性情不受拘束,不按常规,万缘皆缪,心自得之。其书写之水准日新月异,迅速提高,由此可见兴趣和追求的力量。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千姿百态

  一分耕耘有一分收获,怀素望着漫山遍野的芭蕉和花草树木,十分喜悦,称自己的茅棚为“绿天庵”。这个命名既形象生动,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绿天庵

  真正懂得发现美的人,首先自心存在美感,往往会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因水流花放、云卷云舒而得到启发,凭借兴趣做赏心悦目之事,物我心印,必然能达到妙境。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村落依稀

  有一天,怀素看云,几块像棉花团似的浮云,一朵朵分散着,映照着温和的阳光。云块的四周射出金色的光辉,十分壮丽。

  忽然太阳已被浮云遮蔽住了,不禁令他忆起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诗句,心中升起一道光明。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笔情墨趣

  一会儿这些积云又很快地消散了,它们又成为扁球状的云块,不断升腾,云块间露出碧蓝色的天幕。

  远远望去,这些白云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快速奔跑,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雄狮,一会儿像大鹏,一会儿又像奇峰,千变万化,不可思议。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浓淡干湿

  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气势磅礴。这时候怀素如梦惊醒:这不正是我要写的草书风格吗?从此,怀素的狂草有了一个飞跃,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轻重缓急

  20岁的怀素,书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是书堂寺,还是永州城,甚至整个湖南都在流传着怀素的名字。不知不觉,怀素已成了潇湘一带的书法名家。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抑扬顿挫

  当时,湖南几乎所有的名门都纷纷在高档酒楼置办上好的酒席,宴请怀素。或者在自己家中热情款待,殷勤侍候这位年轻的书法家。所需笔、墨、纸、砚,样样齐备,以求怀素珍贵的墨宝。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平台水榭

  在庞琦这幅画卷接近尾声的部分就描绘了这一情景,有一典雅豪华的平台水榭。在这种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清幽静谧小阜边上,达官贵人欢聚一堂,摆开笺麻素绢、宣纸、名砚,邀请怀素前来挥毫作书,一展风采。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挥毫作书

  当地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经常登门拜访,向怀素求字。也常常把怀素被请到优雅厅堂中,酒过三巡,怀素便会挥毫不辍,称赞之声此起彼伏。

  不久,怀素的名声传到了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永州刺史王邕那里,王邕见到怀素,并且切磋书艺。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切磋书艺

  王邕还亲自为怀素写了《怀素上人草书歌》,这首诗对于怀素声名传播,功不可没。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求师远航

  怀素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于是于22岁的年纪,“担笈杖锡,西游上国”,开始了他一生的云游生活。

  画卷尾部是长长的平沙,浩瀚的江水。岸边有六人,有的拱手相送,有的挥手告别,有成人,有孩童,人情味十足;江中小舟上,怀素双手合十,恭敬致意。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江边送别

  此时怀素将要实现他多年的夙愿:远行长安,求师访友,遍览历代名家碑帖,继续深造。

  手卷结尾以怀素进京,众友江边相送的场面告一段落,再以浩瀚江面与孤帆远影,预示怀素前途鸿远。给人无限的遐想。

庞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告别乡亲

  手卷这一结尾的构思巧妙,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并将怀素后来在书坛地位的确立做了有力的铺垫。

  果然如此,数年间,怀素遍访当时名公诸贤,经衡阳、客潭州、北上岳州、南下到广州,远至长安,曾从张旭弟子邬彤那里尽得笔法之妙,同颜真卿认真讨教书道。经大家点拨,眼界顿开,书艺大长。

琦原创《怀素书蕉》局部 云游遍访

  李白曾诗云:“草书天下称独步”。这时候的怀素,不再是一个穷和尚,而是人人争相求见的名人。他更不须再用芭蕉叶代纸练字了。

作者:闻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