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庞琦创作《四帝朝元图》东壁 笔法墨法 相得益彰
中国画的墨法
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元素,但是在中国画里,笔墨不仅是技术元素,而且对墨的运用是中国画家的艺术感觉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庞琦创作《玉屏独秀》斗方 浓活淡华
墨法,即用墨之法。前人积累了许多用墨的经验比如: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冲墨法、破墨法等。
庞琦创作《夏山图》斗方 草木华滋
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活与华,非墨宽不可。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奄奄无生气矣。善用墨者,使画面气韵生动,韵味十足,充满灵性。
庞琦创作《夏山图》局部 墨气淋漓
“笔墨”是中国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本质特征。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优劣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韵风采。
庞琦创作《送别》局部 墨韵微妙
如果把用笔比喻为建筑的框架结构,那么,用墨就好比装潢,二者有机结合,相映成辉。
庞琦创作《四时读书乐》手卷 局部 笔墨畅达
墨法的运用得意于中国造纸术的产生,是中国宣纸的特性产生了墨晕的特殊效果,构成了中国画独有的审美情趣。
庞琦创作《四时读书乐》手卷 局部 无生妙有
水墨的运用,不仅表现形体,它还能够承载着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又传导着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它可让无形变有形,即“空无”中生“妙有”之法。
庞琦创作《四时读书乐》手卷 局部 笔墨灵动
庞琦先生的作品,笔墨讲究,其墨法运用在作品上,具有丰富的墨色变化。比如;庞琦先生所画《四时读书乐》表现的润含春雨,夏日熏风,秋叶霜林,江天雪霁,皆以墨法烘托。
庞琦创作《四时读书乐》手卷 局部 润含春雨
再有《怀素书蕉》画中表现潇湘二水交汇处,近景草木繁茂用浓墨画出,中景的山峦,远处的山丘用淡墨所画,不仅画出了空间距离,还画出了空气的潮湿度。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空气湿度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温暖潮湿
庞琦先生创作的《怀素书蕉》手卷,处处可以看出南方地理特点:温暖潮湿,雾气蒙蒙。作品韵味雅致、宁静、幽远,即是运墨精准之妙。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宁静幽远
庞琦先生画黄山,用干笔把岩石画的坚硬、粗糙充分表现石头的质感;庞琦先生画云,用淡墨烘托,云气则轻柔、随风飘动,变幻莫测。这是用墨的干湿对比表现手法。
庞琦创作《黄山石笋》墨笔山水 云气变幻
积墨法:是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无笔痕、易显墨韵,干积有笔痕、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云气淋漓为佳。
庞琦创作《玉屏峰》斗方 局部 笔墨凝重
焦墨法:焦者枯干也。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
庞琦创作《秋水长天》扇面 局部 元气淋漓
宿墨法:顾名思义即时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法。宿墨法在现代人物写生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
庞琦创作《富春咏怀》横幅 局部 墨色微妙
冲墨法:当第一遍所绘之墨尚未干透时,用清水冲洗,使之产生墨块中间淡化,用笔边缘明确痕迹的效果。偶尔用此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时隐时现
破墨法:破墨法中分为浓破淡、淡破浓两种表现形式。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自然流动
这种画法必须趋湿进行,达到墨色调节的目的。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丰富多变
毛笔的运笔丰富多变,看起来毫不费力,其实暗含着无穷无尽的艺术内力。
庞琦创作《黄山双剪》墨笔山水 淡墨烘托
观赏者在对细节性笔墨的欣赏是在“品”,细细地品,反复地品,品出气质、品出境界、品出修养、品出情趣……。中国画最适合品赏,经得起品的画作才是好画,经得起品的作品才有收藏价值。
庞琦创作《怀素书蕉》手卷 局部 趣味无穷
画家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财富,能愉悦自己身心,得到快乐,得到自由;也能愉悦他人,得到净化,得到升华,尽享受人生的富有。
庞琦创作《黄山妙境》局部 云蒸霞蔚
优秀的书画作品,能使人的素质不断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心胸越来越宽阔,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故而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安定。
作者:闻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