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孔见:笔下飞白,追摹兰亭出兰亭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

第67篇

  编者按:科举考试的楷体需要统一的用笔技法,然而,艺术家书写五种书体追寻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就不能只有一种技法。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从楷法中一路走来,创造了新的用笔技法而实现了艺术上的进步。

01

  记者尹大玮:孔见将军好!武则天喜作飞白书,她在书法方面做了许多事,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孔见:有两个人对武则天书法影响比较大。一个直接的老师就是李世民,一个间接的偶像是王羲之。

  因为武则天14岁进入大唐皇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其实就是皇帝李世民的一位机要秘书和贴身女侍卫,她几乎天天伴驾君侧,观其书法。

  当李世民不在宫中的时候,武则天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机会亲近王羲之的法帖,她也暗暗地去仔细揣度、细细研读,还不时临习,如此这般,武则天深得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髓。

  一个天天亲近、研读、临摹《兰亭序》的人,怎么会不成为一位书法高手呢?武则天的飞白书是一时之风,不成派系,后世乏人。武则天取唐代之后,在政治制度上是有进步举措推进书法艺术的。

  首先,在原属中书省的“内文学馆”做了一些改革。《新唐书·百官志》载:“初,内文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

  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宫人习书非应举之需,但此举在客观上倡导了一种重视书法的风气。

  于此可见,武后亦为一好书之君。传为武后所书之《升仙太子碑》,其书艺水平实不让须眉。

02

  记者尹大玮:唐代楷法的普及与法无定法理念相冲突。那么,楷书的规范化是怎样演化的?唐楷是如何处理楷书规范化与艺术化之间的关系的?

  孔见:楷法是对北碑的规范。

  汉隶进入北碑再过渡到唐楷,唐楷用于初级教育很好,但从艺术上北碑则更好,从龙门二十品到云南二爨、高句丽好大王碑,笔画千变万化,雄强恣意,相比之下,唐楷就太呆板了。

  各种字体的书写方法在不断的书写实践中渐趋于规范化、系统化、法度化,要使写出的字符合字体特定的要求,不依据一定的书写之“法”是不可能达到的。

  书法美学从魏晋开始,便一直在寻求规律,探索法则。到了唐代,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均已稳固化,唐代的书法,正是在已稳固化的书体基础上进行的。

  魏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南方和北方的书风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北书以“气”胜,表现出壮美的特征,南书以“韵”胜,表现出秀美的特征。

  隋统一后,南北文化迅速交融。及唐朝一统天下,强盛的国力、昌明的政治、雄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更为全面吸收、继承、总结此前书法成果提供了条件。

  唐代的书法艺术正逐渐从六朝的遗法中蝉蜕出来,而以一种新的面貌显现于世。

  从初唐书法家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优秀书法养分融合的痕迹。唐代书法高手辈出,各显其能,创作出了大量法度严谨、风格各异的书法杰作,这为唐人研究书“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物资条件。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