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清代官窑瓷器由于专供皇室使用,在制作上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很多皇帝,像康熙、雍正、乾隆等,都非常喜爱,其中康熙青花瓷更是“独步本朝”,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另外,由于官窑瓷器只在皇室流通,当时除了皇帝本人使用、赏赐皇亲国戚外,民间基本上不可能见到官窑瓷器,流传下来的官窑瓷只是很少一部分,物以稀为贵,受到市场追捧不足为奇。清代官窑瓷器特点明显,因此近几年的价格一直在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清代官窑瓷在生产、制作上均有严格要求,要按照严格的制作图纸来进行,无论是绘画还是款识都有定制。清代官窑瓷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到底什么是“官窑”?以及“官窑”应具备哪些特征?想要收藏官窑的藏友,你必须知道官窑的几个特征,以免上当受骗哦
所谓“官窑”,顾名思义是朝廷皇室直接控制而建立的瓷窑。正如《笔衡》所载:“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里的“京师自置”与前文,“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是两个概念:
一一是“命”,指“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民窑”贡瓷;
一一是“自置”,指由京师——朝廷建立的官窑。
因此,“官窑”概念,在宋代文献中已讲述清楚。(“官窑”和“贡窑”都产“官窑器”,只是“官窑”的产品只供宫廷使用,例如南宋官窑。而“贡窑”是优选精品供宫廷使用,余下部分民间出售,例如汝窑、建窑等)
首先看造型,包括线条的收放、形状等清代官窑瓷器特点。康熙时期的造型,硬朗挺拔;雍正时期造型秀气柔和;乾隆时期造型、工艺复杂。康熙时期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比如双陆尊等,是康熙时期独有的。总体来看,雍正、乾隆时期造型创新达几十种,乾隆之后造型就没有大的创新了,基本延续前期的造型品种和风格。
第二,胎釉彩。康熙时期清代官窑瓷器特点是“紧皮亮釉”,釉面紧绷在胎体上,胎很硬朗,断口像贝壳一样硬,断面像糯米糕的切面一样细,蓝彩透彻亮丽。雍正时期的胎最白,含杂质最少。乾隆时期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量为粉白釉,光泽莹润。
第三,纹饰。纹饰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皇帝的审美情趣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康熙时期,山水人物故事、“刀马人”较多,体现古代战争场面、战马嘶鸣的大场面较多,而康熙后期社会已经安定下来,则有耕织图等。雍正时期已基本没有“刀马人”纹饰,花卉、花鸟颇为流行,讲究秀美,布局也更加合理。乾隆时期纹饰复杂,装饰繁缛,受西洋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有西方妇孺、儿童画等等。
第四,款识。清代官窑瓷器特点为官窑款多六字、四字的,比如“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从字体上看,康熙时期多楷书款,雍正时期楷书、篆书并重,乾隆时期重篆书,嘉庆、道光时期多篆书,咸丰以后又开始重视楷书。从笔画上看,康熙时期笔画有力,而雍正则显得工整规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