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心·写意·写魂·写自己


突然,我爱上了“石画·天画·神仙画”
//董达峰


某日无聊,瞎翻乱看,看到一篇介绍“大理石画”的文字,因为配图很美,就多看了两眼。


记得,某年某月某日,在狮子山紫竹林,偶遇一块类似的“大理石”。似云非云,似雾非雾,似烟非烟,云雾缭绕,烟云万千……


随行的好友拍了照片,我信口许诺“我可以把这种画面画下来,送你!”


说真的,这种天做之美,地造之妙,真的很美很美,我甚爱之。


中国画讲究意境,意境画之灵魂,灵魂无法复制,意境只读唯一。


古人把“大理石画”称之为: 石画、天画、仙画,意思是有图案纹理的石头,这种画是上天或神仙画的。
说到大理石,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阮元。


阮元,清朝的云贵地区的一个大官,相当于今天的云南贵州两个省的联合省长,他对大理石的研究,可以说到了痴迷。


他在《论石画》曰:“古今诸画家,各自具神理;染烟复染云,画雪亦画水;至于日月情,能画者罕矣;惟此点苍山,画工不得比;峰峦天水间,空气须远视;即使远可视,无迹谁能指;滃然似渲渍,渲渍难到此;脱化有真神,浑融成妙旨;若画没骨山,门径从此启;宋元虚妙处,唐人已难拟。”


阮元不但将大理石视作“石画”,更是把大理石画称之为“画仙”。


他在《题点苍山画仙人石画像》中说:“点苍山石具四代画法,百种色泽,故余谓非仙人不能。”


在《点苍山中画仙人歌》中云:“我谓点苍山里有画仙,画仙之妙胜画禅。……仙人成仙在何年,唐宋以后明之前;如谓吾说或不然,何以宋元各家画法天然全。……石中画笔神而圆,若非仙力何能焉。”


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石画”开始应用于家具装饰之中。


据《宋史》记载,宋熙宁九年,大理国王“遣使贡金装碧玕山”等物。政和七年遣使“贡马三百八十四匹、碧玕山诸物”,其中记载的碧玕山就是大理石,金装碧玕山是用大理石镶嵌金银珠宝诸物。


到了明朝,大理府与各地的交流逐渐广泛,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大理石的开采规模开始逐步扩大,以满足明政府的需求。


《滇史》记载“万历二十一年五月,两宫应用大理、凤凰二石,是年先完石一百方四次,凡大理石中有人物山水,龙凤鸾鹤形者,即凤凰石,其实一也。”


大理石画作为天然艺术品,它的诞生就基本属于皇室宗亲、达官贵人。后来,慢慢开始,受到了文人学士阶层的推崇。


陈继儒所著的《妮古录》中记载有一大理石屏《江山晚思》,如五代画家董源、巨然的山水画。


李日华在《六研斋二笔》中写道: “环列大理石屏,有荆(荆浩)、关(关仝)、董(董源)、巨(巨然)之想。”清代,玩赏和收藏大理石画之风越发兴盛,皇宫及各大官员府中更是成为了彰显身份地位、文化品位的必备藏品。


文人学者也极为推崇,如顾炎武、李孔惠、高其倬等等。
晚清重臣林则徐看到大理石画后曾感叹说,大理石画“欲费尽宋元之画”。
更有晚清大收藏家毛瀚丰赞美大理石画:“不渲染而丽,不雕琢而工,此诗画诣魄,不化而沦于石中……天地寓于石也”。


晚清时期大理石画才真正成名,著名鉴赏家如文震亨、陈继儒、李日华等,都对大理石画有着高度的评价,并予以品评高下。


如文震亨称:“大理石,出滇中,白若玉、黑若墨者为贵,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


说到最后,还是要说,对大理石画最为喜爱的,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清乾、嘉年间的那个云贵大官阮元。
“天然石画”这一概念也是阮元最早提出来的。


他认为大理石画并不是简单重现历代画家的笔墨或者唐宋诗句的意境,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画意,是画家很少表现的,是画家很难表现的,是画家无法表现的。


突然,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心血来潮,我想试试,看看能否涂出几张“大理石画”。
于是,铺纸、倒墨、拿笔,几幅下来并不理想,感觉有点浪费纸墨,浪费感情。


说真的,水在墨中游,墨在水中流,这种感觉不好控制,最初,我也能是“听天由命”。
转天一看,其中一幅竟然似一匹骏马在云雾中奔驰。


这天正好是恩师冯骥才先生79岁生日,按俺老家风俗,应该是庆八十大寿的;先生属马,于是,想做为礼物给先生祝寿。


图片发去,不一会儿,先生回信息: “谢谢!”
又过了一会儿,先生来电话: “小董,画的不错呀!有进步,你的水里添加东西了吗?”


“没有。”
接着先生说: “画这种水墨画,必须往水里加点果胶,才能把墨定住,否则,水大的时候,墨随意流,你无法控制……”


接着先生又说: “ 当年我去台湾参观张大千画室时,发现他的画按上有点特别,张大千喜欢泼墨,也是中国画里玩水墨最好的……”
先生这个电话,足足给我讲了多半个小时……


接下来的日子,按照先生说的,又试了很多很多次,尽管,还是不太满意,但感觉还是有一点点“大理石画”的味道了。


也许,哪一天梦里,一迷糊,半夜起来,再多浪费几次纸墨和感情后,能让自己满意呢?!


这种“大理石画”前人有没有用水墨画过,有没有尝试过,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然而,至今我没有找到一丝相关史料记载,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2021.10.10晨 6.18分

我的作品模特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