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被插图震惊了,没事千万别买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205/7a1a1c2da6d202203c673917b013d85d.png

两眼距离过宽,恐得唐氏综合症

吐舌表情诡异,没有正派之风

脑袋与身材比例失调,好似大头细脖鬼

发际线那么高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才能出来这效果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205/dfa815bcb9784ee70fb73013dc0d95df.png

一、审美是主观的。主观的外在表现就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在纯艺术领域,我们允许并包容多种风格的画面存在,而不会将画作的美丑,对错,好坏等等上纲上线到极端的层面,因为每个人对于美的认知都是在发展的,曾经我们认为画的和照片一样的就是好画,但是现在艺术的趋势却是画出照相机呈现不了的画面才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


二、教育是大众的。教材插图属于实用美术领域,它的存在是为了知识形象化,应用场景化,终极目的是辅助学生达成课业目标。作为实用美术,它需要符合大众的认知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组成专业委员会引导学生建立中华文化的正向审美观,提升大众的艺术鉴赏水平,将美的艺术融入到各个生活场景中。


三、成长是氪金的。越买越好,越藏越精。大众的艺术收藏之路都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刚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大众特别倾向花很少的钱买一大堆东西,比如,2980元可以买到10张书画,1980元可以买到18把紫砂壶,这种以量取胜的逻辑其实是菜市场的逻辑,不是艺术收藏的逻辑,艺术不是按数量和斤数作价值衡量的。所以,有的时候挺讽刺的,指责教材里的插图诡异的家长们,转身就掏钱买了一斤“行活之作”。


所以,相较于大众对教材插图的吐槽,我更忧心的是整个社会大众对于审美的理解、对于艺术的品鉴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当你我都能摒弃掉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勇敢去更新固化已久的思维,大国文化自信的种子才能真正播种于你我心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205/0b77a5e23fc86c3b67b3e60f23c512a6.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