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家宝松答网友问】什么是有“生命力”的艺术?

网友问:什么是有“生命力”的艺术?

画家宝松答: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在不同的场合回答过很多次,也写过文章来阐述与艺术相关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请搜一下我写的文章《再谈艺术的真谛》)。今天,我就什么是艺术的“生命力”或者说什么是有“生命力”的艺术这个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法来简单谈一谈,希望对年轻并喜爱绘画的朋友们以参考和借鉴。

“生命力”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活着”。而真正的“艺术”又是什么?恰恰也正是“活着”的“艺术”。这便不难理解了:有“生命力”的艺术一定是永远“活着”的艺术。也可以说:“真正的艺术”一定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什么样的艺术是“活着”或者说是有“生命力”的呢?这是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和造诣、有敏锐的情怀和鉴赏力的。

举例来说:你听到一支好听的乐曲或者是好听的歌,这支乐曲把你带入了一种难以忘怀的境地,即使听了多遍还是不能忘记,甚至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这个“难以忘怀”的情节在你心中产生并持续在你的生活里,或者说对这支乐曲的喜爱在你的心里“扎下了根”,使你百听不厌。这样的感觉就表明了这支乐曲对你来说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而这种对这支乐曲“生命力”的感受的人越多,时间越长,就足以能使这支乐曲的“生命力”越长。想一想,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肖邦、巴赫等等音乐大师们均已经过世多年,但他们的作品哪一个不是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好像,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始终活在我们中间,没有远去。

再看看画家中,世界上有多少绘画大师的作品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思和感动。他们的作品都具备着极其鲜明的特点:令人过目不忘!这种让你难以忘怀的震撼、让你充满想象的遐思、让你捉摸不透的内涵、让你百看不厌的构图和让你心旷神怡的色彩……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泉》、克里姆特的《吻》、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还有马蒂斯、高更、莫奈、费欣、列宾、米开朗基罗、罗丹、鲁本斯、塞尚、埃贡•席勒、米罗等等等等,他们的作品像夜空中永远明亮的灯,为我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使我们永远有着温暖、亲切的伴随;永远有着照明前路的借鉴和目光明确的勇气。而这一切,正是有这些伟大的画家之作品带给我们的力量,这正是他们作品里的“生命力”传递给我们的力量!反之,那些一目了然的平庸之作(千人一面,题材单一,故弄玄虚,空洞无物),昙花一现般的欺世盗名之作,令人毫无感觉的矫揉造作之作何来“生命力”?这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被人们彻底遗忘。
2021.1.20
《华夏风云长》生宣纸  信手白描胡姬舞 136x68cm                          画家宝松  创作时间2020年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