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力 • 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毕业展美 
今年,是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以“生活力”为毕业展主题的第五个年头。“生活力”的提出,启轫于陶行知先生的学术主张:“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
2018年,我院首以“生活力”为主题,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个维度,展示了学院近百位毕业生的毕业作品,以回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不同阶段。2019年,“生活力2.0”以“馆”为题,展示了毕业生们完成自我实现的主题馆。2020年,美术教育、艺术鉴藏、艺术管理三个系的青年艺术家们,以“生活力3.0:一人一馆、一人一案、一人一课、一人一器”为主题,展现了三个系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路径。2021年,“生活力4.0:134本教科书”则以134位毕业生为学术命题,作为一本本书来细读,重新建立师生的对话:“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之大,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之大。”五年以来,我院持续以“生活力”为毕业展主题和教育主旨,自成为反复琢磨教育之真、之实、之要的体系,一以贯之地尝试着回应、解释、关注发生在生活与社会周遭的现象和问题。我们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于传统古典或者技艺的驾驭之术,而是致力于社会美育大循环的系统建构,调和传统经典研习和网络虚拟体验的融合之道,调和艺术技艺和艺术之理得以更好的传达方式,注重文艺研究与自我塑造的同构和双向打通,熏养和唤起学生们在艺术教育中无法教的东西,陶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共同生活的共和力,引导我们的青年们,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生活现场,用艺术的创造力与人性的善意捍卫生命的积极与坚韧、开放与通达,并转化出“向上向前的生活”之动力。于是,“生活力”不仅是毕业展主题,更是学院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向上向前的生活力,是一个人能动性地活着所应具备的经验与能力,是现实的理解和实践的技艺,包涵着对人间烟火、百姓悲欢的朴素关怀,也蕴籍着对他人与远方、万物与生命的深切共情。2022年,我们仍沿着“生活力”的主题而行,在青年们即将结束学院生涯的时刻,在面对疫情之下的未来生活,自我的实现,教学的对话,多年的学业求索,就像生长力、生产力、生命力的不同音符,每个即将毕业的青年都是一架猎猎西风中的乐器,立于历史的旷野和时代的山巅,扶摇而上,以息相吹,嘤嘤其鸣,各自成章,恰似一首歌的交响:即行即知,即知即传,即传即联,即联即前。“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生活力”不只是一个题目,它更是反复琢磨“教育”之真、之实、之要的体系,根植超出艺术界人文视野的同时,不断探索向上的生长力、无限的生产力和传承的生命力。一以贯之的尝试着回应、解释、关注发生在生活与社会教育环境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美术馆公共教育多样性的呈现、艺术管理跨界合作的操练、造物传承方法的不断实践,在此刻同时发声。毕业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华彩篇章,更是美育核心现场的又一次联欢。“生活力”赋予了我们面对未来时的张力,这也将成为我们理想生活的动力。杨涵、俞佳灵、崔圆珺、韩曦、冉孟欣、严方怡、戚静宁、卢奕杉 王一凡、韩曦、邬俊波、杜晓萌、唐玮、唐子筌、王曼霏、黄苏安

参观注意事项
1.因每日预约名额有限,请前来参观的观众朋友们务必提前线上预约。2.已预约的请按预约时间准时参观,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前来的请及时取消预约。3.所有进馆人员均需扫描浙江美术馆专属二维码,并配合检查行程码、测温。4.无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者,行程码带星号者,健康码为橙色、黄色、红色者均不能入馆。健康码为橙色者即使有核酸检测报告也不能入馆。5.进馆车辆无需提前报备车牌号码。预约系统里的“登记车牌号”功能疫情期间已暂停使用。6.温馨提示:上午人流量相对较少,可选择错峰参观。
浙江美术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电话:0571-87078700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馆(遇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浙江美术馆 帮助您了解浙江美术馆近期展览、公共教育活动信息等
1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浙江美术馆之友 浙江美术馆之友是浙江美术馆为社会大众量身打造的限量会员服务,旨在建立当代艺术与公众的共享平台,使每一位观众都有机会享受高品质的艺术文化生活,第一时间感受艺术的魅力。所有爱好艺术的公众都可申请浙江美术馆之友会员。
3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浙江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