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名家艺路历程
八大山人,即朱耷(约1626—约1705),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他的画作上署名是,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苦笑不得之意。
悲惨的身世,使八大山人数十年间过着一种似颠非颠,似醉非醉的非正常人生活,养成了他狂悖狷介的冷僻性格,亦造就了他恣肆怪伟乖张冷峻的艺术风格。八大山人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多是其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八大山人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他的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二、八益藏品推荐
栖禽图
八大山人
尺寸:38cm×96cm
题识:八大山人。
钤印:八大山人、刃庵、何園
说明:
此幅《栖禽图》绘一只水鸟矗立于巨石之上,静静地凝望着前方的树杆,眼神中充满了孤寂、清冷,忧郁中饱含着几分桀骜不驯,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将此种神态描绘得细致入微。画者在作画时很明显在上额轮廓的描绘中,画笔先蘸以浓墨,再迅速地从清水中掠过,这样行笔便会产生更为灵动的晕染效果。这种晕染扩散的淡墨形成了水鸟眼中的阴影,水鸟忧郁的眼神便跃然纸上,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能刻画得如此空灵、透彻,令人观之而对画家内心的凄凉感同身受。此画泼墨浓淡相宜,气势磅礴运笔潇洒,并得自然温柔与雅静神韵之美。
三、收藏家为画作诗
兀岩孤禽
王学茂
风姿膝曼绕缠枝,
叶繁丛绿罩孤栖。
只鸟孤禽独岩兀,
瞪眼苍茫酸楚凄。
END
作品来源:王学茂先生个人收藏
作品出版:成都八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师古人——王学茂书画收藏集》(卷五·中国书画精品花鸟),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P012。
作品版权:归王学茂先生个人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